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 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论文发表专业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理论与实践:心理资本与大学生就业能力

发布时间:2019-04-26所属分类:教育论文浏览:1

摘 要: 摘要: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仅包括个体获得工作、持续完成工作、实现良好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还应包括个体积极的心理资本力量。结合大学生的实际特点,从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与韧性四个维度来开发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挖掘蕴藏于个体的积极心理力量与面

  摘要: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仅包括个体获得工作、持续完成工作、实现良好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还应包括个体积极的心理资本力量。结合大学生的实际特点,从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与韧性四个维度来开发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挖掘蕴藏于个体的积极心理力量与面对逆境的自我管理和恢复能力,尝试进行心理资本干预体系的构建,以期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资本,就业能力

应用心理学

  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与发展中所具备的积极心理状态,如能有效合理开发利用个体心理资本,工作成效必能提高。因此,研究当前高校学生就业能力中的心理资本,对提高当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就业能力与心理资本之融合

  就业能力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与社会问题学家贝弗里奇于1909年提出,他认为就业能力就是可雇佣性,指个体获得工作职位并持续保持工作的能力[1]。后来国际劳工组织第92届会议认为,就业能力与个体的遗传因素有关,但可以通过接受教育与培训等形式获得与保持,其内涵包括个体获得与保持工作的能力、在工作中应对变化的能力、面对劳动力市场条件变化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个维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结合相关研究,源于高等教育的出发点,我们认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指在面对就业的市场竞争时,大学生个体所具有的获得满意职位的竞争力、使职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或者说是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获得人力资本的价值,并将其转化成实际价值的能力,包括但不限于基本技能、技术技能、思维技能、处理技能等因素。研究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仅能为大学生提供相应的就业技能与全面的就业指导,还有利于社会组织的良性发展[2]。

  心理资本属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研究范畴,作为研究对象最早出现于经济学领域,2004年美国管理学家卢桑斯将这一概念引入管理学等领域。在研究中,他发现积极健康的心理环境能对个体的情绪与态度产生积极影响,有助于降低员工的职业倦怠感,提高员工的职业满意度与幸福感,促使个体与组织更高工作效率的实现,因此应关注这些可以导致个体与组织积极行为的心理因素,并将其纳入心理资本研究范畴。

  随后管理学界、组织行为学界、心理学界、社会学界等领域对心理资本这一理论进行大量的进一步研究,我国有学者提出了事务型与人际型的心理资本概念,在基于中国文化的背景并传承西方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谦逊、包容、奉献、尊敬等具有本土特色的因素,并指出个体的目标需要借助于人际型与事务型心理资本共同完成。

  我们认为心理资本是在个体成长与发展中所具备的积极心理状态,不仅包括个体对未来的信心、希望、乐观、坚韧与毅力等积极心理力量,也体现为个体在逆境中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恢复能力,主要包括但不限于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与韧性四个维度[3]。

  因此,心理资本不仅影响着个体的成长与竞争力,也是组织能够不断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在以往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很多高校较为重视提升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上,而相对忽略大学生自身的心理资本量。借鉴心理资本理念,积极开发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资本,激发他们的就业激情,引导他们在求职中投入积极的心态与情绪,促使就业能力的提升。

  二、心理资本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维度探索

  大学生就业心理资本中的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和韧性四个核心维度,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积极性、主动性、自律性、自我超越性等个人品质所体现的内在力量,可引导大学生个体不断增加社会适应力,提高个体行为效力与就业能力。

  (一)就业自我效能感的维度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是否有能力完成某种行为所进行的判断,是个体能够积极调动认知资源并采取必要的行动完成某项挑战性工作的自信心[4],他还认为自我效能感的存在有利于缓释压力对个体造成的不良影响。在实践中自我效能感强的个体往往其行为目标比他人明确与坚定,具有完成较高工作标准的能力,并不断追求自我完善。

  在目前就业中,一些大学生对现实缺乏正确的判断与应有的分析,对就业中可能出现的失败与挫折心存恐惧,缺乏主动参与市场竞争的自信心,依赖社会环境,就是就业自我效能感缺失的体现。通过对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有效干预,可以帮助大学生个体发现并充分挖掘自身的优势,对个体的行为产生正向力,减少挫败感。同时求职过程中大学生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与脑力,加上求职时间较长等因素,需要对大学生进行经常性的生理或心理唤醒,将他们的失望感、疲劳感等负面情绪有效降低,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自信力。

  (二)就业希望的维度

  施耐德认为希望是对未来的一种有利倾向性的认知思考状态,包括意志力和途径两个部分,是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在意志力和途径相互交叉产生体验的基础上,个体所产生的一种积极动机状态。意志力是追求成功个体所具备的动机和信念,途径是个体实现成功的策略与方法,这两部分都是为达成目标不可或缺的动力[5]。

  充满高希望度的大学生在求职中会拥有积极的求职动机与态度,而较低的希望水平会使大学生的就业目标模糊,目标规划与自我展现能力也会随之下降。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与就业压力,一些大学生不能全面把握客观环境与自身的学业水平与自身技能潜力,不能理性思考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缺乏明确的就业目标,在就业中极易产生就业消极心理,现实中往往降低职业目标甚至逃避。

  希望的缺失容易使学生降低努力程度,比如选择考研的学生希望通过提高学历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但同时也是对就业压力逃避的表现。通过对大学生的个体进行有效希望干预,可使学生直面正确预期,制定合理的具有挑战性与客观性的职业规划,并设计多条实现途径,假设需要克服的障碍,完善设计解决预案。通过干预可使大学生的希望水平提升,学生的职业目标规划途径得到拓展,最大限度降低学生的就业心理负面影响,维持大学生的希望水平稳定。

  (三)就业乐观的维度

  美国乐观心理学之父赛林格曼认为乐观是个体对所发生事件做出的积极归因[6]。也有研究表明,乐观是一种有利于个体身心健康的人格特质或者性格倾向,合理的乐观会对个体的行为动机、成就取向等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具有乐观取向的大学生能够积极面对求职中的各种问题,并采取积极的措施促使自身取得成功,而乐观取向缺失的大学生会因就业期望值过高而产生焦虑情绪,影响其信息获取力、理解力、计划组织能力等,甚至会在群体内部扩散,进而影响整个学生群体。

  就业定位与现实差距较大并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时,大学生容易产生焦虑,从而形成不恰当心理归因。提高学生个体的乐观度会缓解其就业压力感与焦虑感,提高就业满意度,因此采取适当的乐观干预措施,可以帮助当前大学生用开放的眼光客观分析就业形势,增强自我效能感与自信心,有效克服就业心理障碍,寻找契合的职业发展机遇,促使个体目标的实现,也能使群体之间形成正能量,以更加积极协作的态度促使目标的实现。

  (四)就业韧性的维度

  韧性也称恢复力或者心理弹性等,其研究关注的是个体的心理发展与成长,指当个体遇到挫折、失败、困境时,具有持之以恒的坚持,或者采取迂回的途径、超越障碍取得成功的能力。韧性维度反映了个体的良好适应性与抗挫折性,体现为个体面对严重压力或者是矛盾冲突时的态度与行为。

  在充满着各种不确定性的当今社会,具有高韧性的大学生个体往往更容易取得成功,甚至在其遭遇逆境后能够快速调整心理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中来,自我恢复力较强,工作也更富有成效性,而韧性度低的学生相对来说责任心、自我管理能力与抗挫折能力都比较弱。

  坦言说大学生的求职过程不会一帆风顺,总要经历多种困难、拒绝与挫折,而目前多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个人阅历相对简单,意志缺乏必要的历练,加上目标模糊,在就业中缺失韧性。可通过相关心理健康教育与训练增强大学生个体的韧性,模拟可能出现的就业困境使学生形成正确认知,并传授相关方法与技巧。通过对大学生提供过程微干预,并引导其进行积极的感情投入,可以增强大学生在遇到挫折时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大学生的心理韧性。

  三、基于心理资本重构大学生就业能力实践

  卢桑斯认为通过有针对性的措施可以帮助个体获取高质量的心理资本,通过强化个体的积极心态与正面情绪,可以增加个体与预期目标保持一致的主观能动力。因此,高校要改革当前的就业指导思维模式,进行有效的就业心理资本干预,开发具有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与坚韧的大学生就业积极心理,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获得流畅体验,提高大学生就业自我效能感

  流畅体验的获得会提升大学生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而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又会对大学生的求职准备程度、求职独立性、求职目标取向有显著影响,其最有效的办法是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中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合理目标,并在达成目标的各个阶段中反复体验成功。

  因此,首先,当前高校需要开展能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的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不断进行成功经验的体验。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建立教学实习基地与就业创业基地,通过专业实习、社团活动、职前培训、社会调查、模拟招聘等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意识增加大学生的实践与经验,教育者要帮助学生设置并实现目标,强化角色意识,及时进行技术指导,这样可使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得到不断提高。

  其次,要树立榜样,开展经验交流会。教育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开展求职成功的毕业生经验交流会,这种大学生之间的心理相融度可以传递就业经验与技巧,大大增加未就业学生的就业信心与就业能力。最后,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运用课内实践、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形式与学生互动,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参与性与时效性,让更多的学生展示才华、发现自我、表现自我、塑造自我,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自我效能感。

  (二)制定合理目标,培育大学生就业希望水平

  希望是一种对未来的美好预期,是个人基于能够实现的目标,通过路径和意志力有机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情绪体验。因此,制定目标合理、方向明确、操作可行的职业生涯目标,并有效持续管理,是培育大学生就业能力、明确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可结合实际利用相应的职业测评工具对大学生的职业能力等进行测试,在全面了解学生及把握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期望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就业目标,并付诸行动[7]。

  目标与计划为大学生个体指明了方向,行动是关键环节,通过合理的目标激发学生的前进动力,并明确实现途径,充分估计可能遇到的困难与挫折,鼓励学生下定决心通过相应的手段完成。这种对希望能力的干预机制,可最大限度地弱化困难与障碍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有效拓展大学生的就业途径,培育大学生为完成明确目标而应具备稳定的希望水平。

  (三)积极面对生活,培养大学生就业乐观度

  乐观不仅是个体对未来发生事件的积极预期,更是对现实事件的积极归因。乐观的人一般具有较高的信息获取能力、理解能力与计划组织能力,这种高度的自信心会推动他们不断走向成功,即使他们遭遇挫折与失败,也能进行合理解释与归因[8]。因此,我们在进行就业教育时,要通过善于发现自身的优势改变消极的认知、多关注身边的积极事件、尽可能避免负面事件的影响、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等手段培养大学生的就业乐观度。

  对于目前我国在宏观经济环境下出现的就业困难与挑战,如果单纯从个人条件与家庭环境下考虑,很难认清目前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也容易产生消极等待、主动性缺失、自信心不足等不良负面情绪,因此引导他们进行正确归因就非常有必要。在进行就业心理咨询时,教师可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引导学生将就业的真正困难归因于个体的工作技能与经验缺失等可变原因,并找出问题所在,面对求职挫折进行合理归因,提升学生对未来就业的预期,同时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国家越来越公开公正透明的就业环境、国家的系列措施会给我们带来新机遇新空间,培养学生建立积极的乐观就业度。

  (四)树立人生信念,增强大学生就业受挫韧性

  韧性是一种从挫折、逆境与失败中快速回弹恢复过来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一种动态性的、可开发的、有助于战胜困难的抗挫折能力。而价值观是指导个体行动的指南,积极的价值观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面对就业挫折与困难,尤其是在当前多元选择的价值观背景下,大学生更需要正确的价值信念、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来引导其形成正确的就业态度。

  因此,培养大学生在当前激烈就业竞争的环境下树立正确的人生信念,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受挫韧性非常有必要,教育者可通过接受改变是生活的一部分、建立合理问题解决模式、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等方式增强大学生的自身韧性。高校可以通过树立典型这种替代性学习形式不断激发学生战胜困难与挫折的勇气。同时当学生遭遇就业挫折时,高校还应提供可以倾诉的渠道,使学生宣泄负性情绪并获得必要的心理安慰,教师应积极帮助学生分析产生失败的原因,帮助他们总结经验与教训,增强大学生就业受挫韧性。

  参考文献:

  [1]孙丽园.论大学生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J].思想教育研究,2012,(12).[2]王尧骏.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J].应用心理学,2013,(1).

  [3]LuthansF.TheNeedforandMeaningofPositiveOrganizationalBehavior[J].JournalofOrganizationalBehavior,2002,(6).

  [4]柯江林,吴丹,孙健敏.心理资本对工作投入、主观幸福感与沉默行为的影响:交互效应与效应比较[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5,(6).

  [5]杜晓静,李慧娟,王智红,等.心理资本视角下“90后”大学生就业问题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14,(3).

  [6][美]FredLuthans,CarolynM.Youssef,BruceJ.Avolio.心理资本——打造人的竞争优势[M].李超平,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98.

  相关刊物推荐:《应用心理学》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季刊),曾用刊名:外国心理学,1980年创刊,主要刊登心理学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论文、评述、研究报告和学术动态。特别欢迎认知心理、管理心理、工程心理、教育心理、社会心理、心理测量、医学心理、心理卫生和咨询、体育运动心理、文艺心理、司法心理及心理学在其他领域的运用等方面的文章。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 SSCI 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