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 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论文发表专业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持续改进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9-04-26所属分类:教育论文浏览:1

摘 要: 摘要:高等教育过程中,长效的持续改进机制应包括对学生培养方案的持续改进、教学管理机制的持续改进、教学质量控制的持续改进、社会评价与毕业生反馈机制等,一个合理、完善的持续改进机制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必备条件。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持续改进,大学教

  摘要:高等教育过程中,长效的持续改进机制应包括对学生培养方案的持续改进、教学管理机制的持续改进、教学质量控制的持续改进、社会评价与毕业生反馈机制等,一个合理、完善的持续改进机制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必备条件。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持续改进,大学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等学校核心任务之一。高等学校体系运转应围绕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一目标展开,并且要通过自我循环、自我改进机制持续完善教学管理和保障体系,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更好地实现创新人才培养这一重大目标[1,2]。

  一、持续改进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

  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包括十要素,即:激励、引导、网络、责任、空闲、能力、宽容、保障、开明、天真[3]。实现这些要素,关键在于教学及其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及其持续改进,具体而言就是学生培养方案的构建和持续改进、教学管理机制的建立和持续改进、教学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和持续改进、教学过程的持续改进等,其中持续改进尤为重要。

  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依赖于所在专业合理的教学体系、尤其是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转,而教学质量管理应该是一个闭环,这个闭环应该不断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不断完善质量计划的制定和组织执行过程,周而复始地运行,通过不断改进和解决教学质量问题,螺旋式上升,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质量持续提高的目标。

  其中持续改进循环系统内在的逻辑是:学校定位和办学宗旨直接影响专业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专业培养目标制定受学校办学定位和宗旨、评估与评价、反馈的影响;专业培养目标影响毕业要求;内外评估与评价直接影响专业培养目标,但不直接影响毕业要求;毕业生能力指标直接影响教学活动,受毕业要求、反馈的直接影响;教学活动受反馈和学生能力指标的直接影响,并直接影响证据的评价;证据评价受教学活动直接影响,并直接影响反馈;反馈受形成证据的评价以及解释证据的评价的直接影响,且直接影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能力指标、教学活动[4]。

  通过建立内部评价的持续改进机制,专业可以对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质量进行内部的实时监控与定期评价;通过外部的持续改进机制,可以帮助专业考察培养目标的符合度与达成度,考察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现程度。通过有效实施持续改进机制,有利于专业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质量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改进措施,防止再次产生类似问题,并对可能存在的隐患和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源上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

  二、持续改进的实施

  (一)学生培养方案的持续改进

  本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是以面向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工科专业。在本专业制定和完善学生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持续改进的理念,校、院、系三级在明确专业目标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相关专业的办学经验,进行教学计划制订与修订工作。教学计划一般每3~4年修订1次,每次修订均首先围绕培养目标展开,修订过程能够很好地体现专业目标的指导性。具体过程如下:

  1.学校发布修订指导原则:学校进行顶层设计,确定教学计划的修订基本原则、总学时学分要求、课程设置要求、实践教学要求、进度要求等。

  2.学院确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学院依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学院的学科发展现状以及国家、地方和产业经济建设的需要,组织成立教学计划制订小组,确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3.系拟定教学计划初稿:专业依据培养目标,在广泛国内外调研的基础上组织系负责人、课程组负责人、资深教授、教师代表、企业代表等对培养目标进行讨论,拟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并向本专业全体教师征求意见。

  4.院级讨论与评审:院教学领导小组、院学术委员会和院督导组对教学计划进行第一次评审,并提出修改意见,系里负责完善。此后,学院按照学校指导原则的要求,将教学计划进行送外评审包括同行学校专家,主要用人单位等。在依据上述评审意见修正的基础上,学院将教学计划提交至学校审查通过。

  校级评审和答辩:学校组织校内专家、企业技术专家、校督导组等对专业教学计划进行初审。学院根据反馈意见进行第一轮修改。之后,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务部共同组织教学计划答辩会。学院再次根据答辩反馈意见修改,形成教学计划最终版,最终由学校审定通过。

  (二)教学管理机制的持续改进

  我校本科教学实行校、院两级管理机制。学校以国家和教育部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针对学生学籍管理及学位评定、日常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检查与评价、专业建设、质量工程项目、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创新实践等制定了一系列教学管理文件,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规范、与时俱进的本科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学校教学管理文件明确了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规范要求,成为教师组织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和日常教学运行管理的依据,对稳定教学秩序、规范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学院本科教学工作由学院党政一把手领导,院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分管教学副院长、分管学生工作分党委副书记、分管实验副院长等组成学院教学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负责全院教学资源的合理调配、质量标准及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学风建设等工作;学院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由教学、学术水平高,在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方面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全面负责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审定、教研教改项目和教学成果评审、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与教学效果评估等工作。

  学院学位委员会负责审核本科毕业生的学位授予情况;教学秘书和教务员负责教学文件管理、教学计划执行、学生学籍管理以及教学档案的归档等工作;系主任负责专业教学、组织制定与实施专业教学计划,安排日常教学工作、组织教研活动和教育教学改革等;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工程技术中心、实验室等共同承担学生的各类实验和工程实践教学活动;校院两级教学督导组通过听课、巡视、调查、座谈等形式,检查和监督教学质量和教学秩序,督导各教学环节,及时反馈与沟通信息。

  (三)教学质量控制的持续改进

  1.教学过程质量控制

  为实现教学过程质量控制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一体化,学校颁布各种规章制度,在管理者、教师、学生中对诸如教学计划制定与执行、课堂教学、教材选用、实践教学、考试、毕业设计等教学过程形成工作规范和约束机制。

  2.监督与评价

  建立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通过设立的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督导组、学生信息员、校长(院长)信箱等,以领导听课、督导组听课、考试巡视、学生评教、教学检查、试卷抽查等方式对教学过程进行全程、多方位监督和评价。

  教务处和学院分别聘任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职教学督导员,负责对课堂教学效果检查(特别是青年教师和新开课程),为学院对本专业各门课程的教师聘任、教学进程的监督以及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有效地保证了课堂教学质量。学院坚持院领导听课制度,每学期院领导听课不少于4次,主管教学领导听课不少于6次。

  通过听课,了解教学状况,发现不足,及时整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每学期末学院都组织学生对本专业任课老师进行评教活动,对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教学育人等方面打分,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3.反馈与改进

  建立较为完善的反馈和改进机制。对于从各种途径获得的评价信息,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形成反馈信息,用于教学计划修订和本科教学过程各环节的持续改进,切实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其中对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是以课程教学为切入点,根据学生对课堂教学、教学管理、实验实践教学等教学环节的反馈信息以及学校、学院教学督导组反馈意见等,经分析、总结反馈于上述教学过程,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对少数责任心不强、教学质量不高的教师,学院根据相关规定给予相应处罚。

  学校、学院教学督导组每学期抽查部分教学文件,根据教学文件抽查反馈意见,对任课教师提出整改意见,督促教师严格执行,对于部分问题严重的任课教师,学院根据相关规定给予相应处罚。

  4.对课程教学和学生学习状况的反馈渠道

  保证课程教学和学生学习状况反馈体系的正常运转,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为此,采取了课前检查、课中监控、课后评价等监督措施。学校通过学生评估等途径,了解学生对教师的测评意见,并以此作为教师年终考核评优、评先进、晋升职称的重要依据,调动了教师认真施教的积极性。实施严格调课、停课制度,任何教师不得随意调动上课时间,更不得缺岗。特殊情况需提前提出书面申请并经学院批准同意、报校教务部注册中心备案后,才能执行。

  此外,校教务部、学院开通监督邮箱、电话,学生可以随时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反映,学院教务办公室及学院领导随时接待反映问题的学生;学校设立了校长信箱、接待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学校要求尽快给予答复。

  (四)毕业要求达成情况的评价机制

  1.评价原则

  (1)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包括:课程教学对毕业要求达成度的评价、毕业生能力达成度的自我评价、用人单位对毕业要求达成度的评价;(2)课程教学对毕业要求达成度的评价方法是:按12个毕业要求,每个毕业要求分解为若干的指标点,每个指标点由若干课程支撑,各支撑课程需确定用于支撑该指标点的考核内容和方式;(3)各支撑课程确定的用于支撑该指标点的考核内容和方式需合理、可衡量;(4)在设置分指标点支撑典型课程的权重时,主要综合考虑课程对指标点支撑的强弱关系,课程内容与毕业要求分指标点内涵的相关度,以及支撑课程的课时数等因素。

  (5)对每门课程在指标点中权重进行赋值,每个指标点对应的所有课程权重赋值之和等于1;(6)评价对象:取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该届全体学生作为评价对象;(7)经指定的责任教授对每门课程评价方案和依据的合理性进行确认;(8)课程和毕业要求达成度必须严格按照考核方式和成绩进行评价;(9)评价责任人和课程责任教授需严格按照本评价办法对课程达成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小组需严格按照本评价办法对毕业生毕业要求达成度进行评价;(10)评价结果作为持续改进的依据,不作为教师考核的依据。

  2.评价方案

  (1)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机制:首先依据培养目标制定适合本专业学生的毕业要求,进一步分解为35个指标点,设置相应的教学环节支撑35个指标点,每一个指标点有2-5门主要课程支撑,对每门课程根据其对毕业要求的贡献度赋予相应的权重。围绕相应指标点实施教学活动,制定各指标点详尽的评价计划。评价计划包括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实施评估并收集评估数据、分析得出评价结果、将评价结果用于持续改进等。

  (2)评价方法:以直接评价为主,间接评价收集的数据作为补充。直接评价方法包括考核成绩分析法和评分表法等评价技术性指标。考核成绩分析法是通过计算某项毕业要求指标点在不同课程中相应试题的平均得分比例,结合本门课程贡献度权重,计算得出该项毕业要求的达成度评价结果。

  评分表法主要用于评价非技术性指标,为了评价学生对某一项毕业要求指标点在某一门课程中的达成情况,制定了详细、具体、可衡量的评价指标点,设置不同的达成情况层级,并对指标点的不同达成情况给出定性描述。

  对某一项毕业要求在某一门课程中的达成度评价由指导教师依据评分表,根据学生的试卷、实验报告、课程报告、作业等评价学生在该项指标点上的表现,并通过满意程度给出量化分数,计算出该项毕业要求在该门课程中的达成度评价值。最后综合该项毕业要求在不同课程中的达成度评价值和相应课程的支撑权重,计算得出评价结果。间接评价方法采取调查问卷方式,包括应届毕业生、往届毕业生、毕业生就业单位的调查及社会第三方调查,获取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

  (五)社会评价与毕业生反馈机制

  为了提高专业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必须重视社会评价。本专业建立了包括毕业生、用人单位等信息反馈在内的社会评价机制,通过问卷、网络调查、座谈等形式收集对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方案的意见和建议。

  1.培养方案的社会评价与反馈制度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每2~3年会修订一次。在修订方案的过程中,专业积极吸收了用人单位意见,根据社会需求适当调整培养方案,增加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权重。

  2.学生培养质量的社会评价与反馈机制就业单位对毕业生的质量评价与反馈机制。利用会议、座谈、走访等方式,加强与各地人力资源主管部门、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联系,跟踪毕业生的就业和发展状态,了解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情况,了解社会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听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质量评价与人才培养的意见建议。

  毕业生调查与反馈机制。定期与毕业生进行交流,探讨培养过程、手段、措施,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实习锻炼等各方面的反馈意见和建议。高校、研究机构评价与反馈机制。不定期深入同行单位调研,发放、征集研究生信息反馈表,了解各高校、研究机构对于本专业考取的研究生的质量评价及反馈意见。通过上述反馈机制的建立和组织实施,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学生在多项创新创业大赛上取得了优异成绩,在就业市场也广受欢迎。毕业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强,用户单位反馈良好。

  三、结束语

  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依赖于高水平的教学与实践。一个合理、完善的持续改进机制是建立适应创新能力培养的学生培养方案、高效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实施严格的教学过程质量控制的必要保障。

  通过持续改进,有助于不断完善学生培养目标,使其始终与内、外部需求相适应;能够不断改进毕业要求,以保障其始终为培养目标实现提供支撑;能不断改进教学质量,使其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要求相符合。因此,在高等教育过程中,有必要建立长效的持续改进机制,这对于创新人才培养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http://www.moe.edu.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603/t20160318_234148_15.html,2016-3-18.

  [2]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教育部分)[EB/OL].http://www.moe.edu.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511/t20151104_217624.html,2015-11-4.

  [3]王树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十要素[J].中国高等教育,2006(23):1-3.

  [4]李志义.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5,3:33-35.

  相关刊物推荐:《中国高等教育评估》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积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及时刊载国内外高等教育评估的理论研究成果,关注中国高教评估实践中的一些重大现实问题,对现有的中国高教评估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开展深入的研究,及时反映国内教育评估机构的权威观点以及研究人员的新思考与新观点。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 SSCI 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