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 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论文发表专业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28所属分类:法律论文浏览:1

摘 要: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实际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活动过程。活动理论认为任何一个活动都会涉及活动产生的原因、动力、发展的方向及保障这一活动发展的诸种因素,它们共同构成了活动产生与发展的动力机制、目标机制和保障机制。在活动理论视角下,社会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实际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活动过程。活动理论认为任何一个活动都会涉及活动产生的原因、动力、发展的方向及保障这一活动发展的诸种因素,它们共同构成了活动产生与发展的动力机制、目标机制和保障机制。在活动理论视角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机制包括以个人美好生活和国家伟大复兴为核心的动力机制,以个人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为核心的目标机制,以个人荣辱心、良心与社会评价、制度规范和教育为核心的保障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诸要素以一种结构性的整体方式发挥其功能,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机制,活动理论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认同这一概念强调的是社会群体中的成员产生一致性的看法及感情,是一种集体意识。涂尔干认为,认同是使个体团结成共同体的凝聚力,在共同体中每个社会成员所具有的信仰和感情的总和[1]42。新时代与“共有”“共享”相悖的是我们今天的生活已经深深地打上了现代性的烙印———多元化,如同吉登斯所言:“现代性完全改变了日常社会生活的实质,影响到我们经历中最为个人化的那些方面。”[2]1多元化已经深深地影响到社会成员对新的身份关系、活动方式及其背后的价值观念。

  多元化的出现,增加了社会内聚的困难,比如,多元价值观念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多元利益分配影响了人们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追求,多元传播媒介分化了人们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多元道德价值取向弱化了人们的社会认同。在多元价值取向的今天,塑造一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价值观如何可能?这就需要我们对价值认同机制作深入分析。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机制的一般解释

  机制就是引发研究对象发生规律性变化,决定研究对象存在状态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它源于希腊文mekhane,本意是指机械装置或器具运转过程中各零部件形成的因果联系和运转方式(机械装置或器具尤指为某种用途而特制之物)。随着各类学科的蓬勃发展,这一概念被泛化到各个学科领域,用以说明研究对象由其内外关联性而形成的因果联系和运行状况。价值认同是指“个体或社会共同体通过相互交往而在观念上对某类价值的认可和共享,是人们对自身在社会中的价值定位和定向,并表现为共同价值观念的形成”[3]。

  价值认同的概念涵盖了多种因素,既有主体与主体间的交往,以及主客体间的融合,主体与环境的互动。价值认同既有内在的运行机制,又有外在的运行机制。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机制,可以从多个视角进行。譬如,可以从价值观认同的心理视角,着重研究核心价值观在主体知情意行各个层面的运行规律。

  也可以从发生学的视角,将认同机制划分为“内生性”认同机制和“外源性”认同机制,重点研究认同的心理机制和社会机制。还可以从价值认同建构的路径入手,重点研究影响价值认同的各个要素。但机制不是各种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要素间以一种结构性的整体方式发挥其功能,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马克思指出“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认为“我本身的存在就是社会的活动”[4]19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实际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活动过程。活动理论认为任何一个活动都会涉及活动产生的原因、动力、发展方向及保障这一活动发展的诸种因素。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机制研究就是将认同作为一个活动过程进行分析,这个过程由认同产生的动力机制、认同发展的目标机制、认同运行的保障机制构成。但由于价值认同是在人们相互交往的实践中形成的,而交往又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中。由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动力机制、目标机制和保障机制就分为内在和外在两个部分。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动力机制:个人美好生活与国家伟大复兴

  价值和价值观揭示的是人与事物之间的需求关系及人们怎么看待这种关系。核心价值观揭示的是国家和民族与意识形态之间的需求关系。需要是活动发生、发展的源动力,某事物或观点是否有价值,能否被人们接受,就在于它是否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对此,马克思有经典的表述:“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4]198“‘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4]28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启动主体认同的动力机制呢?马克思认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4]295。

  人们在追求自己的目的的过程中创造了历史。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不同国家中的人都有不同的目的,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却是人类共同的梦想。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后,我们党和政府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进治国理政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及倡导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更加激发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何谓美好生活?施特劳斯认为:“美好生活与人的存在的自然秩序相一致,是秩序良好的或健康的灵魂所流溢出来的生活。

  简单说来,美好生活就是能在最大限度上让人的自然喜好按恰当秩序得到满足的生活,就是人的灵魂中没有任何东西被虚掷浪费的生活。”[5]128也就是说,美好生活既需要个人的健康灵魂,也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秩序。个人如何才能塑造健康的灵魂?中国传统观点认为“仓廪实而知礼节”,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发展水平在最终意义上决定了整个社会的价值认同。

  因此,只有大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促进整个社会价值观念的进步,才能激发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和热情。生产力的发展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24个字涵盖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规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直指现代社会公民应该具备的素养,它是个人追求美好生活必备的前提。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源动力,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真正的社会联系不是由反思产生的,它是由于有了个人的需要和利己主义才出现的,也就是个人在积极实现其存在时的直接产物。”[6]24人,现实的人是我们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前提,但现实的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

  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4]3,人的价值观念、价值追求与国家、社会的追求相一致才有可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提出恰好回应了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需要。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习近平指出:“中国梦的实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个梦想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是顶层设计立足于现实的基础和实践的要求,立足于现实的人及其现实生存状况和现实社会矛盾,以人及其生活在其中的世界特别是社会的各种关系为对象进行总体规划的结果,它尽可能地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个人到社会到国家都有要求、有目标、有方向,从而激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信心,成为发动个人认同动力体系的引擎。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目标机制:个人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

  任何一种活动都是基于主体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动机,为一定目的的动作所组成的。对于人来说“各个人的过去和现在始终是从自己出发的”“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4]587。活动理论代表人物苏联心理学家列昂节夫认为,活动都是目标导向的,作为观念形态,目的反应了人与客观事物的关系,人的实践活动以目的为依据,贯穿活动始终。在价值认同的内在导向系统中,由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组成的观念体系在目标的选择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观念体系中,价值观是最为活跃的因素,因为每一种观念的形成都以主体的价值参与为前提,因此,价值观在价值认同的动力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活动而言,不管认同主体有没有意识到,这一认同活动展开总是有着明确的目标的,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目标就是认同主体在认同活动结束时所要达到的某种结果,认同目标规定着认同方向,调节着认同活动的整个过程。

  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目标是什么呢?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对于人的价值而言,马克思认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7]330故人的全面发展可以被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目标。

  另一方面,由于价值认同的主体是现实的人,现实的人由于其社会身份、政治地位、文化修养、思想素质各不相同,因此,对于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目标不可能整齐划一,而是具有层次性、多项性及阶段性特点。但价值认同的发展目标对于认同主体来说就是要体现时代发展要求,是社会成员追求的终极目标或根本目标。对于个体而言,这是贯穿一生并反映终极追求的价值目标,这个终极目标同样是人的全面发展。

  个体将人的价值认同目标定位为人的全面发展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人性的内在向往和本能的自然追求。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本能上倾向于追求自身的不断完善,追求新异刺激和挑战,如果不是社会外在因素和人自身素质的限制,多数人更倾向于在变化中发展,追求新鲜的生活,乐于寻求新异与挑战,这是人不断追求自我完善和超越自我发展的强大动力。另一方面,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外在要求。

  在社会学的视野中,每一个人都要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每一种角色都会被赋予角色期待与规范,而且任何一个社会或时代都会对角色提出某些与社会变革特征相吻合的外在规定性要求,这就必然要求个体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因此,人的全面发展是主客观相统一的结果。人的全面发展是个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在导向系统,人的发展是人与社会互动的结果,那么,与人的内在导向系统相一致的外在导向系统是什么呢?“社会的发展性、全面性、丰富性、流动性以及现代生产技术的革命性,决定了人的发展将逐步走向全面和丰富。”[8]

  同样的道理,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社会全面进步。这是因为现实世界中的人总是存在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存在于特定的社会关系中,作为社会的人,任何时候都无法越出历史条件所提供的真实舞台。“人天生就是社会的生物,……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展自己真正的天性,而对于他的天性的力量判断,也不应该以单个人的力量为准绳,而应该以整个社会的力量为准绳。”[9]

  167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很难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唯有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才可能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这些具体目标,每一要素都不可或缺。所以,我国当下“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构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是社会发展总体布局,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则为社会全面进步指明了更远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

  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尤其是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的全面发展,个人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是社会全面进步的条件和保证。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关系,正是二者的互动塑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系统,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提升着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保障机制:个人荣辱心、良心与社会评价、制度规范和教育现实中的个体总是从个人本身出发去界定事物与自己的利益关系,从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因而人们的价值观会因人而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根据实践和时代发展的需要由国家层面提出并倡导的,它是凝聚社会共识的结果,对于需求多元化的个体而言,这意味着对个体利益或多或少的牺牲,对个体行为或多或少的限制,因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会有别于那些在人的自然本性驱动下形成的价值观或者能够满足人们物质利益需要的价值观。

  它不仅需要一定的动力去驱动其运行,还需要一定的督促力去保证其运行,这个保障系统就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保障机制。这个保障机制是什么呢?回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原点,个体为什么要认同这个价值观,是源于内在动力(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及外在动力(国家的伟大复兴)二者之间的双向互动。美好生活展示了个体健康的灵魂在有序的社会秩序中的一种生活样态,健康的灵魂依赖于正确的是非观念。在内外关联的体系中可以看出,来自主体的荣辱观和来自社会的评价、制度规范及教育,共同构成了内外保障系统。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在保障:良心、荣辱心

  良心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它是人的心理的一切层次,即理性的、情感的、意志的甚至潜意识的、自觉的等心理有机结合而成的一个严密内在的道德心理机制”[10]393。良心作为道德个体内心的“道德法庭”而成为道德调节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价值观的运行中,良心和荣辱心能够起到关键的调节作用,正如洛克齐所言,“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信念,它指的是一种期盼的行为模式或一种超乎于其上的目标状态,用于指导行为、态度、判断及不同对象与情形超越于当下目标的比较等。一个价值是一种标准”[11]7。

  价值观的内容,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是光荣还是可耻的评价标准。思考价值问题并在良心和荣辱心的作用下采取行动,这是人们促使自己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达到自觉的重要标志。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外在保障:社会舆论、制度规范、教育

  由于良心和荣辱心的表现形式是主观化和个性化的,它能否经受住考验还需要在社会中寻求保障,接受社会的评判。这个评判系统就是社会评价、制度规范、教育,它们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外在保障系统。社会评价主要是借助大众传媒,如报纸、书籍、杂志、广播、影视、网络及各种自媒体,通过舆论的形式对他人的行为、品质或可感知的意向做出是非、善恶、正邪的价值判断和褒贬的态度。

  由于社会舆论具有压力大、范围广、影响深的特点,大众传媒所形成的“拟态环境”对主体的价值认同会产生广泛而复杂的影响。良好的社会评价环境有助于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深化大众的认同,促使主体形成社会所要求的核心价值观。反之,不良的社会评价则会消弱或者抵消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诉求。

  所以,营造惩恶扬善的舆论环境,离不开制度的规范及教育的引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要靠制度建设,因为“制度的强制性与权威性是它所表达的价值理念获得权威性核心地位的力量保证,制度的公共性与普遍性是该价值理念获得广泛认同的机制保证,制度的稳定性与确定性是该价值理念持久性与明确性的基础保证”[12]。

  制度的上述特质使其能够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获得社会认同的重要保障力量,通过民众对制度的遵循、接受,使其价值评判和价值趋向与制度所彰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保障的另一个社会要素是教育,因为“教育是一种促进文化传播的社会活动,其明确的目标是让受教育者的性格和精神福祉(人格)产生持久的好转变化,而且间接地让整个社会环境发生好的变化,最终延伸至整个世界”[13]155-156。

  陶行知认为“教育就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做好国民的意思”[14]630。教育的功能不仅是传播知识,更是价值引导,能够促进个体的完善和社会公益的增进。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向教育者传授文化知识、劳动技能、价值观念、政治观点、社会规范,对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具有指导性。教育对主体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阶级性、导向性、全面性、潜隐性的特点,对于价值观的大众认同是一个重要保障。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认同,必须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

  参考文献:

  [1]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2]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晚期现代中的自我与社会[M].赵旭东,方文,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3]贾英健.认同的哲学意蕴与价值认同的本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10-16.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M].彭刚,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8]扈中平.“人的全面发展”内涵新析[J].教育研究,2005(5):3-8.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0]陈延斌,任越.新伦理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推荐期刊:《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uaiyin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s Edition)(双月刊)曾用刊名:淮阴师专学报,1979年创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理论期刊。对我国政治、经济、哲学、历史、文学、语言以及高等师范教育等进行理论探讨,为校内外优秀科研成果提供发表园地。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