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 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论文发表专业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中学生神经质的抑郁产生的原因及治疗措施

发布时间:2015-08-13所属分类:医学职称论文浏览:1

摘 要: 为何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学上会产生不良的思想呢?又为何现在中学生中抑郁的发生占了居多呢?应该怎样加强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呢?为此本文对神经质、反刍思维与抑郁的相关以及反刍思维中介模型的检验等更多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本文选自:《临床神经病学杂志杂志》,

  为何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学上会产生不良的思想呢?又为何现在中学生中抑郁的发生占了居多呢?应该怎样加强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呢?为此本文对神经质、反刍思维与抑郁的相关以及反刍思维中介模型的检验等更多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本文选自:《临床神经病学杂志杂志》,《临床神经病学杂志杂志》属学术类期刊,办刊宗旨是面向临床、面向基层、注重实用,致力于提高我国临床神经病学医师的专业理论及诊疗水平。

  摘要:当症状反刍和反省深思维度作为中介变量后,神经质对抑郁的解释率有较大提高,相对中介效应也较大,其中症状反刍因子的部分中介作用较反省深思因子明显。模型验证表明,反刍思维的部分中介模型拟合理想,支持了反刍思维在神经质和抑郁之间起中介作用的研究假设。因此,神经质除了直接对抑郁产生负面影响外,还会通过增强症状反刍和反省深思而间接导致抑郁。在日常生活中,神经质个体对可能引起负情绪的刺激关注较多,且更容易负情绪化,更倾向于反复并且持续加工不愉快信息,因而容易引发抑郁。

  关键词:反刍思维,抑郁症,医学职称

  Abstract: when symptoms after rumination and reflection thinking dimension as a intervening variable, neurotic explanation for depression rate has increased greatly, relative intermediary effect is bigger also, the symptoms of ruminant factor the reflection reflection factor partial intermediary effect is obvious. Model validation showed that the partial mediation model of ruminant thinking to rational thinking, to support the cud thinking plays a role of intermediary between neuroticism and depression research hypothesis. Therefore, neurotic besides direct negative impact on the depression, also by enhancing symptom rumination and reflection to ponder and indirectly lead to depression. In daily life, neurotic individuals may cause negative emotions incentives focus on more, and easier to negative emotional, tend to be repeated and continuous processing unpleasant information, and therefore easy to cause depression.

  Key words: ruminant thinking, depression, medical titles

  分类号:B846神经质是一种与个体的情绪反应倾向和情绪调控能力密切相关的人格特质,反映在情绪上的不稳定性和不适应性。神经质个体常体验到消极情绪,表现为焦虑、抑郁、内疚、自尊低、紧张、不理性、喜怒无常等,影响对生活的态度体验和行为方式。在非临床样本中的研究发现,神经质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 (Jylha & Isometsa, 2006; Cheryl & Randy, 1998)。神经质个体倾向于关注事件的消极面,总是以一种夸张的、消极的论调加工与自身有关的信息,在经历压力性的生活事件时,更容易产生抑郁情绪。对抑郁病人的追踪研究显示,高神经质得分者更有抑郁倾向,抑郁的恢复与神经质得分的逐渐降低相关,慢性或持续性的抑郁与神经质得分的持续上升相关 (Hirschfeld & Klerman,1983; Hirschfeld & Kleman, 1983)。理论和实证研究都表明,神经质是抑郁的易感因素,能显著预测抑郁情绪或抑郁症的出现 (Boyce, Parker & Barnett, 1991; Duggan, Lee, & Murray, 1990; Ormel, Oldehinkel, & Brilman, 2001; Saklofske, Kelly, & Janzen, 1995)。

  目的:探讨反刍思维对神经质和抑郁的中介作用。方法:使用从大五人格量表中抽取的测量神经质的条目、反刍思维量表 (RRS) 和从SCL90中抽取的抑郁条目,对912名中学生进行施测,并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结果:①神经质、反刍思维各因子与抑郁两两呈正相关,且均达显著水平;②分层回归结果表明,神经质通过反刍思维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抑郁,症状反刍与反省深思是重要的中介因素;③中介模型的拟合指数为:χ2 (df =5,n =912) =14.3,χ2/df =2.86,GFI =0.995,CFI =0.997,NFI =0.995,IFI =0.997,RMSEA =0.045。结论:反刍思维的症状反刍和反省深思因子在神经质和抑郁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中学生神经质的抑郁产生的原因及治疗措施

  反刍思维是一种应对消极情绪的思维方式,指个体将注意集中在自身的抑郁症状及潜在原因的想法和行为表现 (NolenHoeksema & Morrow, 1991)。研究表明,反刍思维与神经质人格有密切关系 (Lam, Smith, & Checkley, 2003; Segerstrom, Tsao, & Alden, 2000),反刍反应风格是神经质的认知表现,高神经质个体往往倾向于关注消极事件并反复思考其原因和结果。此外,反刍思维作为一种适应不良的认知风格,还影响到一系列的心理适应和个体的心理健康,促成抑郁持续、恶化并预测出现新的重症抑郁事件 (Lyubomirsky & Tkach, 2004; NolenHoeksema, 1998)。Bolger和Zuckerman (1995) 指出,神经质个体之所以对生活压力事件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反应,更容易产生抑郁情绪,是因为其认知上对消极信息的偏好。这表明反刍思维可能是神经质与抑郁的中介变量,而国外有关正常群体和抑郁临床患者的对比研究已证明了这个观点。Muris, Roelofs和Rassin (2005) 认为,反刍思维和担忧对于神经质与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的联结起中介效应。Roelofs, Huibers和Peters (2008) 也证明了反刍思维是神经质与抑郁的中介变量,表明神经质个体在反刍思维的介入下更容易陷入抑郁情绪。

  本研究着眼于探讨中学生的反刍思维在神经质人格和抑郁情绪之间的中介作用,从而更深入地揭示抑郁情绪产生的内在机制,为中学生抑郁情绪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1方法

  1.1被试

  本研究调查了浙江省衢州市中学生1057名, 有效被试912名,有效率为86.28%。其中高一学生390人,高二学生248人,高三学生274人。男生430名,女生482名,平均年龄16.31岁。

  1.2研究工具

  1.2.1反刍思维量表 (Ruminative Responses Scale, RRS)反刍思维量表由NolenHoeksema和 Morrow (1991) 编制,由22个项目构成,分为三个因子:症状反刍 (symptom rumination)、强迫思考 (brooding)、反省深思 (reflective pondering)。使用李克特4点评分,从“从不”到“总是”计1至4分,得分越高表明反刍思维倾向越严重。

  1.2.2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SCL-90由Derogatis L.R.编制,共90个项目,包含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的内容。基于本研究的需要,选取SCL-90中抑郁分量表,包括第5、14、15、20、22、26、29、30、31、32、54、71、79共13项。主要体现苦闷的情感与心境为代表性症状,还以生活兴趣的减退、动力缺乏、活力丧失等为特征。反映失望、悲观以及与抑郁相联系的认知和躯体方面的感受,还包括有关死亡的思想和自杀观念。每个项目均为5级评分,按1至5计分,得分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

  1.2.3大五人格量表简明版 (Bigfive Personality ScaleShort Form)根据研究需要,选取大五人格量表简明版中的神经质问卷,共10题,采用5点计分,从“非常不确切”到“非常确切”分别计1至5分。大五人格量表简明版中,神经质问卷的克伦巴赫α系数是0.86。

  1.3统计方法

  运用 SPSS10.0 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用AMOS5.0进行结构方程模型的检验。

  2结果

  2.1神经质、反刍思维与抑郁的相关

  神经质、反刍思维各因子与抑郁的相关如表1所示,各变量两两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正相关,可进一步探讨反刍思维三因子的中介作用。

  2.2反刍思维对神经质与抑郁的中介作用

  2.2.1因变量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以抑郁为因变量,神经质、症状反刍、反省深思、强迫思考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结果表明,除强迫思考外,其余变量都进入方程,可以预测抑郁。回归模型的方差分析结果F=204.421,p<0.01。详见表2。

  由回归分析结果可知,反刍思维对神经质和抑郁有中介作用。其中神经质、症状反刍和反省深思都可以预测抑郁,所以症状反刍和反省深思对神经质和抑郁可能起中介作用。强迫思考的回归系数不显著,对抑郁没有预测作用,排除其作为神经质与抑郁的中介作用。

  2.2分层回归分析

  以抑郁为因变量,神经质和症状反刍、反省深思两个反刍思维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变量加入症状反刍和反省深思后, 神经质回归系数下降,但依然显著。也就是说,在控制了症状反刍和反省深思这两个反刍思维的因子后,神经质对抑郁的直接影响下降了,但其影响尚存,表明反刍思维的症状反刍和反省深思因子对神经质和抑郁起部分中介作用。详见表3。

  2.4反刍思维中介模型的检验

  在反刍思维对神经质和抑郁的部分中介模型中,包括一个外源变量 (神经质) 和两个内生变量 (反刍思维、抑郁)。结果:χ2(5,912) =14.3,χ2/df =2.86,GFI=0.995,CFI=0.997,NFI =0.995,IFI =0.997,RMSEA =0.045。说明部分中介模型拟合理想 (见图1)。

  3讨论

  反刍思维是一种反复关注自身消极情绪及相应事件的思维方式,以往的研究多以反刍思维引发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为研究重点,而近年来研究者们越来越关注反刍思维作为一个认知变量,对个体心理健康的中介作用 (Segerstrom, Tsao, & Alden, 2000; Roelofs, Huibers, & Peters, 2008; Harris, Pepper , & Mack, 2008; Raes, Hermans, & Williams, 2006; Roelofs, Huibers, Peters, & Arntz, 2008)。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学生群体中,症状反刍和反省深思这两个因子在神经质和抑郁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反刍思维究竟是适应性的还是适应不良的,这是近年研究中争论的一个焦点。Martin和Tesser (1996) 认为,反刍思维具有目标加工的功能,能促进个体达到理想目标,因此认为反刍思维是适应性的,有助于问题解决;Treynor, Gonzalez和Nolen-Hoeksema (2003) 认为,反刍思维中的反省深思因子是适应性的,倾向于认知性的问题解决,能减轻个体的抑郁症状。而Nolen-Hoeksema和Morrow (1991) 认为,反刍思维是适应不良的,导向抑郁等消极情绪。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反省深思是神经质和抑郁的中介变量,且与两者均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反省深思因子也是适应不良的,这与Roelofs, Huibers, Peters和Arntz (2008) 的研究结论是一样的,即反省深思是神经质和抑郁、焦虑的部分中介变量,会引发一系列消极情感和消极行为反应。关于反刍思维适应性的争论和不同的研究结论,可能是由于不同的研究者采用不同的样本、选取不同的时间跨度、采用反刍思维不同的维度构思或使用了不同的测量抑郁、焦虑等量表所导致的,这仍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4结论

  中学生神经质人格对抑郁的影响存在两条途径,一是直接对抑郁产生负面影响,二是通过症状反刍和反省深思这两个中介因素间接产生负面影响,表现为通过增强对症状的反刍和反省深思来提升抑郁。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 SSCI 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