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 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论文发表专业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铁路电力远动控制技术

发布时间:2019-06-24所属分类:科技论文浏览:1

摘 要: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铁路作为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为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电力能源的正常供应是保证铁路安全运行的前提条件,为确保供电系统运行安全,并持续地给铁路提供电能,铁路相关部门应用了较为先进的电力远动控制技术,铁路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铁路作为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为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电力能源的正常供应是保证铁路安全运行的前提条件,为确保供电系统运行安全,并持续地给铁路提供电能,铁路相关部门应用了较为先进的电力远动控制技术,铁路电力远动控制系统的运行质量直接影响着铁路运行的安全,这个问题逐渐的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将对电力远动控制技术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铁路电力,远动控制,浅析

科技展望

  当前,铁路电力远动控制技术已经在我国的铁路中广泛应用,一方面,这个技术确实比较先进,可以有效的提高铁路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保障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铁路运输的运输成本,通过长时间的实践证明,在铁路中应用电力远动控制技术是十分有必要的,下面,将结合铁路电力远动控制系统的特点,来说明电力远动控制技术的重要性能。

  1铁路电力远动控制技术概括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铁路控制技术也在不断前进,人们对于铁路的运输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简单的电力控制已经无法确保高速运行火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所以要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来匹配新时代的铁路控制。通过大量的调查总结发现,我国大部分电力系统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分别是负责近处控制的控制专站、用于传送信息的通信通道和用于远端控制的远动终端,其中远动终端是整个电力控制系统的核心,所以应用着更为先进的设备。远动终端主要是系统的操作中心,控制着整个铁路电力控制系统,而通信通道是远动终端传送信号的重要通道,可以稳定的输送信号。

  运用铁路电力远动控制系统可以全面的保障整个铁路运输的运行安全,比如,既可以控制铁路运行中的灯光、电力分配等,满足铁路运输基本需求,也可以实时发现电力系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故障处理。对于整个系统而言,分别从控制、运行状态显示和故障处理等方面进行全过程的监控,具有安全、快捷等特点,极大地降低了铁路运输的危险性,保障了铁路运行的安全性。

  2铁路电力远动控制技术的主要特点

  远动系统的监测功能非常全面,进行合理的利用可以有效的对铁路供电系统运行过程进行监测,监测供电系统的重点环节,及时的了解运行状况,出现问题能及时解决,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铁路供电事故的发生频率,和缩短故障处理时间。电力远动控制系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控制系统,在应用方面和其他的控制系统有很大的区别,系统的功能也有许多不同,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2.1需要的电压比较低,且变配电设施非常简单

  铁路运输时控制系统是以最终运输质量情况为基础来供给铁路电力,所以在我国的铁路运输中,供电系统一般设置的电压等级比较低,变配电设施的电压一般为10kV或者是35kV。可以看出铁路电力系统对于电力等级的要求比较低,所以使用范围比较广,和一般的电力系统应用的电力等级基本无异,所以,应用铁路电力远动控制时可以采用统一的变配电设施,这样在管理时就有统一的标准,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管理上的难度。

  2.2接线方式具有单一性

  铁路电力远动控制系统接线方式十分简单。铁路电力远动控制系统的接线方式预先设计好,然后进行接线,形式基本上为单一辐射网结构,而铁路的变配电设备就均匀的分布在上面,形成了简单的供电系统。当前,我国的所有铁路电力远动控制系统的接线方式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分别为自闭线和贯通线,贯通和自闭电源主要是为沿线各车站通信、信号设备提供电源,其次就是为保障车站照明、动力、通风空调等方面的生产、生活用电。

  2.3重视系统供电的可靠性

  从我国现在的铁路电力远动控制技术看,虽然铁路电力系统的控制电压比较低、线路较为简单,但是铁路作为我国的重要运输通道和经济命脉,电力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是铁路正常运输的基本保障和前提条件,因此我国铁路供电系统有最低的供电安全标准,基本上要满足不间断、持续供电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对于停送电供电间隔的要求上,要求在单回供电线路或个别供电设备出现故障时,其倒闸操作的供电间隔不得超过150ms,针对供电质量如此高的要求,直接决定了铁路电力远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也要做到非常严格,从而做到在设备运行状态显示、正常回路操作或故障状态下的倒闸等方面均能满足供电的安全要求,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运行。

  2.4铁路电力远动控制技术

  仍然存才弊端铁路电力远动控制技术的安全性主要受到电流影响。铁路电力远动控制系统在工作时会使用电源,不管是交流电还是直流电都会产生磁场,会对设备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干扰,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1)如果在输入信息时受到干扰,可能会使数据不准确,导致远动终端的设备损坏或影响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如果损坏的部位不重要,那还可以及时进行补救,但是如果对CPU造成损坏,可能会导致远动终端的程序无法运行,直接影响供电控制系统的运行安全,会出现严重的后果;

  (2)还有可能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主要有雷电、电网供电质量等因素,雷电主要是电磁干扰,并且随着电路可能会对设备造成损伤。而电网的干扰主要体现在影响铁路电力远动控制系统的电压,配电线路和负载也会因此产生变化,最终导致铁路电力远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下降;

  (3)就是自然现象的影响,比如雷电、噪音、强光等,这些因素经过长时间的累积也会对铁路电力远动控制系统产生影响。

  3防止干扰的有效措施

  尽管目前铁路电力远动控制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但是他的抗干扰能力依然很弱,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对干扰因素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总结出以下措施,有效地减少干扰,提高铁路电力远动控制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1采用屏蔽来减少对电力远动控制系统的干扰

  电力远动控制系统在正常工况下运行,可能会遭受到电磁的影响,这时,可以采用有效的屏蔽措施。常用屏蔽干扰的措施有三种:

  (1)远动终端是极其重要的,可以在远动终端的输入、输出电缆上涂上屏蔽层,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耦合电压的干扰,必要时可以将屏蔽层接地;

  (2)可以将一些简陋的电力设备换成互感器,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高频电压的干扰,降低干扰对设备造成损伤的可能性;

  (3)就是利用质量好、耐高压的电容器,可以在远动控制终端装上电容器,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高频电压对远动终端的干扰。在铁路电力远动控制系统中,要求所有的输电电缆采用具有屏蔽层的结构,这样有效的避免了互感的影响,降低了电磁对远动终端损伤的可能性。

  3.2设计接地线

  这种方法主要是为了避免雷电对其影响,合理的接地设计可以很好地保护设备的安全运行。接地设计要由专业人员进行,不能自己盲目增加接地扁铁的数量或接地方式,这样会适得其反。在设计接地时,可以在电气设备的接地处增加网络互接线的方式,有效的减少顺变点位的影响,增大设备电压的同时减小各种干扰对设备造成的损伤。高低压柜都可以进行安全接地处理,不仅可以减小同壳机的电容容量,还可以提升铁路电力远动控制系统的监测能力。

  3.3改善滤波器

  滤波器要改变原有的设计思路,改善基本功能。(1)通过改善信息采集系统,可以增加CPU处理功能,缩短信息采集的步骤,从而提高信息采集的效率和准确度;(2)可以将数字电路板和模拟电路分开,分开保证各个环节的安全性;(3)尽量将不同电压等级线路分开,这里可以用塑料管进行分离,在电缆之间用塑料管进行隔离,要尽量避免电缆之间的缠绕,以免电缆之间相互干扰,或出现信息传递错误的情况;(4)通过采用技术手段,在信息出现错误传递的情况,应该立即取消、重新传递,直到确认正确为止。通过采用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地保障铁路电力远动控制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4改善供电

  供电尽量采用分散供电,避免因为一个线路出错影响整个供电系统运行,在每个线路中都应采取以下保护措施:(1)可以将电力电缆和信号电缆分开,时刻要避免互感对远动终端的影响;(2)开关是一个断电的按钮,所以也需要单独设置;(3)可以对关键设备采用冗余备用的方式,以提高供电系统在运行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4)除每年一次的预防性试验外,还应对每个环节进行定期的检测;(5)增加在极端天气下的供电线路巡视、检查工作,当出现问题时及时的解决,最大程度确保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改善供电质量。

  4结束语

  铁路电力远动控制系统的运行质量直接影响着铁路运输的安全性,为了保障铁路供电的持续性和可靠性,降低铁路供电系统运行的安全隐患,采取铁路电力远动控制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对铁路电力远动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合理的抗干扰措施,极大地提高了电力远动控制系统运行的运行质量,相信电力远动控制系统可以发挥出重要作用,为铁路运行的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郭丽.浅谈铁路电力的远动控制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11(15):20-20.

  [2]彭为民.铁路电力远动控制技术浅析[J].科技传播,2016(10).

  [3]李南星.铁路电力的远动控制技术[J].时代农机,2017(10):73.

  [4]杨斌.铁路电力远动系统抗干扰的对策分析[J].科技展望,2016,26(08).

  相关刊物推荐:《科技展望》Science and Technology(旬刊)1991年创刊,本刊旨在跟踪中外高新技术前沿,促进高新科技产业化发展。为了在全社会营造一个促进科技创新、加强科技交流的学术环境,给各行业、各学科的广大科技工作者搭建一个活跃学术思想,为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谏言献策、发表学术论文的平台。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 SSCI 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