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 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论文发表专业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基于新形态课堂的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0-04-30所属分类:教育论文浏览:1

摘 要: 摘要:文章以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课程为例,通过改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体系等方式,探索与实践具有多元特征的高职新形态课堂设计,将知识传授与技术技能训练高度融合,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课堂特点,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期为同类课程

  摘要:文章以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课程为例,通过改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体系等方式,探索与实践具有多元特征的高职新形态课堂设计,将知识传授与技术技能训练高度融合,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课堂特点,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期为同类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基于新形态课堂的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

  关键词:新形态课堂;教学设计;城轨交通安全管理;教学质量

  为切实贯彻“以生为本、以用为主”教育方略,深入推进高职课堂教学改革,扭转以教师为主的传统单一课堂教学特征,探索与实践具有多元特征的新形态课堂,以城轨交通安全管理课程建设为契机,遵循“必需、够用”原则,打破教材原章节体系,通过构建新形态课堂,将知识传授与技术技能训练高度融合,探索课程教学新模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高职教育课堂特点得到充分体现。

  一、城轨交通安全管理课程应用新形态课堂的必要性

  城轨交通安全管理课程内容中,既有相关安全管理政策条例又有安全事故突发情况下的应急处理程序,文字表述较多,公式推导计算较少,并不难于理解。如果单纯采用传统“满堂灌”“一言堂”教学方式,学生极易感到索然无味,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因此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新环境、创建新课堂教学模式、运用新形态教学方法与手段、重塑新学习评价方式等手段,构建新形态课堂,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建构型学习,真正实现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转变。

  二、新形态课堂教学设计思路

  (一)创设新形态的教学环境

  新形态的教学环境指创设新的学习环境以适应更为主动的学习,教室力求与真实的工作和社会环境类似,促进跨学科解决问题,同时提升师生互动感受。以城轨交通安全管理课程教学目标与特征为主线,依托学校城轨实训大楼智慧教室电子白板以及虚拟情景等教学交互便捷条件,利用图文相间、声像并茂、视听结合的多媒体强大信息量,迅速把学生带入设计好的教学项目中,身临其境地感受让教学效果倍增。必要时,甚至可以把课堂移到工作现场,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锻炼学生应变能力,促进“教中做”“做中学”和“学中做”深度融合,学生专业视野得到开阔的同时,课堂教学效率也得到有效提高。

  (二)创建新形态的教学模式

  采用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学练做一体、讲授等多种教学方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更好地促进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习惯,提升学生分工合作、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例如,在学习安全事故救援及应急处理内容时,可以按照实际工作情况分配角色,每位学生都是整个事件的参与者和工作人员,通过角色扮演法教学,学生可以很快掌握各岗位应尽的职责和义务,明确安全事故处理流程,知识记得快、记得牢。

  (三)建立新形态的学习评价体系

  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参与、有效互动、新形态作业、竞赛和创新能力等纳入评价范畴,通过跟踪与评估学业进展数据,创建影响完成度和学生成功因素的评估体系,通过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生学习目的明确,积极性提高。

  三、城轨交通安全管理课程教学准备

  (一)重构课程内容,灵活应用教学方法

  将城轨交通安全管理课程内容对接岗位培训标准,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重构教学内容;采用“项目—任务”的两重内容构架,将课程内容设计成十个项目共28个任务,根据各项目特点选择不同教学方法。城轨交通安全管理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见表1。

  (二)课程在线资源设计

  课程在线教学资源设计,既要考虑系统学习需求,配备课程教学课件和视频,又要兼顾学生差异性学习特点,精心设计动画和微课视频;还可以将部分教学资源(例如安全事故处理程序)设计成闯关游戏,通过不同的安全故障应急处理场景模拟,要求学生运用适宜的事故处理道具进行操作以正确解决险情,以有趣又刺激的教学游戏,牢牢吸引住学生,在过关斩将的娱乐中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学习效果和积极性都得到极大提升。课程资源结构如图1。

  (三)搭建课程在线平台

  课程在线平台应具有以下功能:发布、介绍学习任务;上传、播放、展示教学资源;监控学习状态 ,例如统计学习数据、推送实时练习;在线测试、留言交流等。

  四、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新形态课堂教学过程,强调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由课前和课中、课后和课外四个环节组成,具体教学实施过程如图2所示。

  (一)课前

  教师在课前利用课程平台发布学习任务,推荐相关学习资源,指明学习目标和重难点,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自学。学生可就未理解的问题留言或在线咨询,还能够在线检测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在线辅学,并分析学生测试数据,从而找到学生的薄弱环节,以便课堂上精准施教有的放矢。课前教学非常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

  (二)课中

  课中教学依据不同教学内容,采用角色扮演、讨论、模拟及学练做一体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演练方案的制定,并展示、答辩、实施,教师可以通过引导提问、解答困惑、指正与示范,引导学生融会贯通,学会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实现专业知识内化于心,专业技能外化于行。

  (三)课后

  课后学生需分组对课堂任务进行总结,按照老师课上要求到城轨交通现场实地考察,利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问题进行方案设计改进,提交有针对性的视频、音频、幻灯片、电子报告、图片、检索报告、实物等新形态作业,实现专业知识的扩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总结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外

  学以致用、提升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和职业技能是课外学习的主要目的。可以在同专业班级间组织有关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和安全防控的各种技能比赛和创新设计竞赛,同时鼓励学生参加更高级别的职业技能大赛和创新设计大赛;在学生中成立轨道交通安全社团、协会等;通过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进一步夯实城轨交通安全管理知识技能,收到寓教于乐、寓学于玩的显著效果。

  五、设计教学评价体系

  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对学生起到正确导向、激励作用,同时通过合理的评分标准来评判学习效果,及时对学生的努力给予肯定与鼓励,使其产生获得感、成就感,对调动学习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作用;教师则可以通过对评价结论的分析,准确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优势与弱势,对进一步推动课程教学改革起到推波助澜作用。教学评价设计包含:评价体系、评分标准、评价主体。

  (一)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注重兼顾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采用过程评价和结课评价“双合格”制度。过程评价内容有在线测评、方案制订、实训考核、竞赛、创新设计、职业证书加分等;结课评价包含书面考试、新形态大作业、汇报答辩,每学年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选择不同方式组合。

  (二)评价标准

  应拟定科学规范的评分标准,避免教师主观因素的过多干预造成的评价不公。首先依据课程教学目标设计指标体系,由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确定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标准;其次明确各项目考核要点,以此确定扣分标准;再则根据工作任务关键操作实行考核“一票否决”,例如在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处理中,因不当操作可能导致人员死亡时,不予通过该次考核,以警示学生。

  (三)评价主体

  过程评价按学习内容的需求,评价主体可以由授课教师、学生自己、小组组长共同构成;结课评价有四种不同的评价方式,但评价主体都是授课教师,以保证评价标准统一。城轨交通安全管理课程评价体系见表2。

  课程组教师定期将教学评价数据录入数据分析系统,根据评价结论分析探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有利于展开行之有效、精准施策的教学研究活动,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

  六、结语

  通过分析新形态课堂特点和城轨交通安全管理课程具体内容,对该课程的新形态课堂教学进行设计,包括课程内容、课程资源、教学过程、教学评价。该研究中部分措施已在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城电2016级和2017级班级中实施,教学质量得到极大提升,学生反映教学效果很好。随着课程建设的深入,将进一步完善其实践应用,期待获取更多成效和经验,对高职同类课程建设起借鉴意义。

  期刊推荐:《现代城市轨道交通》(双月刊)创刊于2004年,由铁道部主管、铁道部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铁科院(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将以新传媒模式运作,密切关注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焦点、热点;全方位介绍国内外地铁、轻轨等快捷交通的建设和运营经验;及时报道相关技术及其装备和高新技术成果;不断扩大国际合作,多元化促进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 SSCI 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