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 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论文发表专业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汉字文化圈国家春节食俗中的医学理念

发布时间:2018-09-20所属分类:文史论文浏览:1

摘 要: 摘要:岁时节日是传播传统医药文化的重要契机,汉字文化圈国家是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区域。通过梳理汉字文化圈国家春节代表性食物的食材选择与制作过程,并从药食同源的角度阐述春节食俗中的医学理念,认为传统医学理念能够指导日常生活。 关键词:医学理念

  摘要:岁时节日是传播传统医药文化的重要契机,汉字文化圈国家是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区域。通过梳理汉字文化圈国家春节代表性食物的食材选择与制作过程,并从“药食同源”的角度阐述春节食俗中的医学理念,认为传统医学理念能够指导日常生活。

  关键词:医学理念,节日食俗,汉字文化圈,春节

春节食俗

  目前,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积极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均是我国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任务。同属汉字文化圈的国家(包括中国、日本、朝鲜半岛和越南)共享着相似的岁时节日文化和传统医学知识。

  一、传统医学的价值重估

  当今社会,传统医学[1]价值被重新界定和认知。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认为传统医学是应对慢性非传染病的一种方式,且“质量、安全性和疗效有保证的传统药物有助于实现确保人人获得卫生保健的目标。”[2]就国内而言,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被视为重要的卫生资源、经济资源、科技资源、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3]指出发展中医药在深化医药体质改革、适应未来医学发展趋势、促进经济转型发展、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意义。然而,在对外传播过程中,中医药却面临着贸易壁垒和国际竞争力不足的困境。大力弘扬和推广中医药文化、中医药理念对于破解这一困境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传统医学,“在文化上也是可被接受的,并得到众多人们的信任。”[1]

  在汉字文化圈内,中国、日本、朝鲜半岛和越南等国家拥有着相似的传统医学知识与医学理念,如“协调阴阳”“药食同源”“治未病”等。值得注意的是,中日朝越等汉字文化圈国家共同遵奉“药食同源”的传统医学理念,民众在包括岁时节日的日常饮食中也或隐或现融入传统医学知识。除了滋养集体心灵和集体的胃的功能外[2],汉字文化圈国家的节日食物还具有顺应自然、养生保健的功能。基于这一事实,通过对汉字文化圈节日食俗的梳理,并对节日食俗中的医药知识的分析,对于探索中医药走出去、中医药文化及中医药理念传播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二、汉字文化圈国家的春节食俗概述

  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曾说:“对汉字的热爱与尊崇成为连结东亚各国的坚固纽带。”[3]由于长期共享汉字和传统历法的基本事实,同属汉字文化圈的中国、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国家的民众拥有类似的时空观念、文化心理和岁时节令。春节、端午、中秋等岁时节日是为汉字文化圈国家所共享的重要节日——仅日本将春节(元旦)时间改为公历1月1日,在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过程中,各国均形成了一系列的节日食俗。春节作为汉字文化圈国家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深刻地反映着同处汉字文化圈国家的民众的文化心理,通过关注节日食俗、食材选择、烹调方式等方面的内容,有利于加深对于汉字文化圈国家习俗的认知与理解。

  (一)中国春节的代表性食物:饺子、年糕、五辛盘、屠苏酒

  对于中国人而言,春节是最为盛大和重要的岁时节日,它在古代又被称为元旦、年节、元日、新正等。辛亥革命以后,以公元纪年的公历开始在中国普及使用,公历1月1日代替农历正月一日改称元旦,农历正月初一则被称为春节,自此一直沿用至今。每逢春节,饺子、年糕、五辛盘、屠苏酒(或椒柏酒)等食物是民众欢度节日的重要节日食物。

  目前,饺子和年糕仍分别在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春节食俗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食五辛盘、饮屠苏酒(或椒柏酒)的春节食俗的流行范围比较狭窄。由于自然环境和地域物产的差异性,导致中国南北方的饮食习惯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形成了“北面南米”“北麦南稻”的饮食文化格局。“北面南米”饮食偏好也反映在春节食俗,中国北方和南方的传统春节食物分别是饺子和年糕。迟至明清时期,饺子已经成为北方春节(旧称元旦)的重要节日食物。《燕京岁时记》记载:“京师谓元旦为大年初一。……是日,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作角而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4]一般而言,汉族人喜食猪肉馅饺子,纯猪肉或猪肉加葱姜的饺子被认为是质量最高的饺子[5]。

  不过,不同地区的民众在春节食用的饺子馅料还不太相同,如:河南豫西南地区流行萝卜猪肉馅、大葱猪肉馅、韭菜鸡蛋馅的饺子;山西地区流行肉菜混合的饺子,肉类包括猪肉、羊肉、牛肉,蔬菜则包括白菜、韭菜等。目前,春节食年糕的习俗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寓意着农作物收成和人生境界年年高。

  南方地区的年糕主要以糯米粉为原材料,还会使用糖、红枣、花生等辅料,有蒸、片炒、炸、汤煮等多种烹调方式。我国还流行过食五辛盘、饮屠苏酒(或椒柏酒)的习俗,但是现今已不再广泛流行。五辛盘是由葱、姜、蒜、韭菜、萝卜等辛辣类食物组成,以助发五脏之气。屠苏酒常使用“大黄、白术、桔梗、蜀椒、桂心、乌头”或细辛、防风、桔梗、花椒、干姜、肉桂、白术”等泡酒制成[1]。椒柏酒则采用花椒和东向的柏枝泡酒制成。

  (二)日本元旦的代表性食物:荞麦面、屠苏酒、杂煮

  春节在日本被称为元旦。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元旦的日期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与中国春节的日期相一致;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元旦的日期被修订到公历1月1日。对于日本人而言,杂煮、荞麦面、红豆粥是元旦的重要时令食物。荞麦面(又称荞麦切り)是日本民众在大晦日(相当于中国的除夕)的食物。在日本,元旦食用的荞麦面被称为“年越し荞麦”“寿命荞麦”。荞麦原产于中亚地区,大约在8世纪左右从中国经朝鲜传至日本,关东地区的信州和江户两地的荞麦尤佳[2]。荞麦面的粘性不强,易于消化,既可清汤食用,也可加入天麸罗、蛋黄等配菜,日本民众相信食用荞麦面能够截断去年的一切晦气。日本还有元日早晨饮用屠苏酒的习俗。

  大约在日本平安朝时期,饮用屠苏酒习俗从中国传入日本,起初在日本贵族内流行,后来也在民间广泛流行。日本屠苏酒用清酒配制,现代的屠苏酒除了延续使用山椒、桔梗、防风、白术和大黄外,还增添了陈皮、茴香等药材[3]。《东京年中行事1》中“屠苏”条记载,日本屠苏酒添加了白术、桔梗、山椒、防风、肉桂、大黄等中药材而制成[4]。杂煮是一种日式年糕汤,堪称日本元旦最具代表性的食物之一。

  它以方形或圆形年糕为主要食材,在味噌汤、小豆汁、盐水、酱油等汤底料中加入萝卜、葱、鸡肉、芜菁、豆腐、海带、人参、牛蒡等辅料,以煮、烧、烤等多种烹制方式制作而成。在日本列岛,地区之间的元日杂煮在年糕形状、杂煮汤底、烹煮方式、所用辅料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性。不同地区的民众喜欢不同形状的年糕、不同的杂煮汤底。

  如:关西人多食用圆形年糕,以味噌汤为汤底;关东则常食用方形年糕,注重酱油清味的汤底;还有地区兼食方形和圆形年糕。同一地区的不同县区还存在差别。如:关东地区岩手县的杂煮要加入核桃仁,而同属关东地区的新泻地区常食用加入芋头、牛蒡、烧豆腐、菠菜等十种材料的“具沢山”[5]。日本学者关于元旦杂煮食俗的研究很多,故此处不一一阐述[6]。除此之外,日本民众每年的1月7日还会食用七草粥(古代日本的农历正月初七也是如此),1月11日还要开镜饼,并用镜饼做红豆粥。

  (三)朝鲜半岛春节的代表性食物:年糕汤、打糕、岁酒

  自新罗时代以来,朝鲜半岛就开始过春节。目前朝鲜半岛北部称农历一月一日为年节(朝鲜语为“설명절”)或阴历年,南部称春节为阴历新年,也称“舍尔”或“雪日”(“설날”的音译)。朝鲜半岛的民众的阴历年的代表性节日食物包括年糕汤、打糕、岁酒、八宝饭等。早在朝鲜王朝时代,整个朝鲜半岛的民众就有饮屠苏酒的习俗。《东国岁时记》记载朝鲜民众在元日要食岁馔,饮岁酒;《冽阳岁时记》也有屠苏酒的记载[7]。

  朝鲜的屠苏酒用山椒、桔梗、防风、桂枝等中药材炮制而成,民众相信喝屠苏酒能够驱除厄运和魔鬼以祈求无病长寿。目前,对于朝鲜半岛北部的民众而言,年节的重要时食包括糕片汤、黏糕(或称蒸糕)、八宝饭、柿饼汁、水果等。在食用黏糕(或称蒸糕)时,还要搭配生姜桂皮茶和酒酿。其中,“糕片汤是这天必不可少的食品”[1]。糕片汤实际上就是年糕汤。除此之外,食八宝饭、饮米酒也是阴历年的重要饮食习俗[2]。对于朝鲜半岛南部的民众而言,农历的元月一日在祭祖后会食用年糕汤(或称米糕片汤),传统的年糕汤需要使用熬煮整夜的牛骨汤做汤底,意寓辞旧迎新、万物更新的纯洁。《东国岁时记》就记载有使用粳米制作白饼和汤饼要加入牛肉汤汁、野鸡肉汤汁。《冽阳岁时记》中也记载“豚肉、牛肉、雉肉、鸡肉”等是制作汤饼汤底的原料[3]。

  目前,朝鲜半岛南部的民众也常常将年糕和饺子混煮食用。总体来看,朝鲜半岛流行着食用糕片汤、打糕、八宝饭、饮用屠苏酒的年节习俗。其中,年糕片汤是最具代表性的年节食俗,它甚至与人们的年龄相联系——成年人询问儿童年龄是常问“吃了几碗年糕汤”。

  (四)越南元旦的代表性食物:年粽、糯米饼、五果盘、木鳖饼

  越南元旦相当于中国春节,节期与中国相同,是越南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在越南语中,春节被称为“TêtNguyênDán”(元旦或元旦节)、“Têtcã”(最大的节日)、“Têt”(节日)、“NguyênĐán”(元旦)、“ăntết”(吃节)[4]。对于越南民众而言,年粽、糯米饼、五果盘、猪脚芦笋汤、木鳖饼等是元旦节的重要节日食物,其中的年粽、糯米饼、五果盘也是越南民众祭祀祖先的供品。一般而言,越南北部的年粽呈方形,以糯米为主要原料,猪肉和绿豆为馅料,用芭蕉叶包裹煮熟,重量有达半斤左右。越南南部的年粽呈圆筒形,又称“节饼”或“杠子饼”,制作方法与北方类似,不过南部节饼需要将糯米倒入斑兰叶汁中下锅翻炒。越南南部民众在食用时,还会搭配酸菜、腌藠头或煎脆蘸酱油等[5]。

  糯米饼是一种由糯米制作的无馅料的圆形糕饼。方形的年粽和圆形的糯米饼或圆柱形的节饼,具有“天圆地方”的寓意[6],体现出中国宇宙观对于越南民众的深刻影响。五果盘是越南民众祭祖祀先的供品,除却自然环境的因素外,其摆放五果盘所选择的水果与吉利与福禄寿等寓意相联系。

  越南北部地区的五果盘喜用青香蕉、黄柚子(或佛手);为彰显其“求的够,花的足”的美好追求,越南南部地区喜欢食用具有的“求”“花”“够”“足”等字的谐音番荔枝、椰子、木瓜、芒果和无花果等水果[7]。在越南河内地区,木鳖饼是既是河内人元旦的祀先供品,也是饭后甜点。木鳖饼呈现出西红柿的形状,由木鳖果、糯米、绿豆、柚花、椰丝、白糖等为原料蒸制而成,象征着好运与财禄[8]。除此之外,越南北方还流行着元旦食用猪脚芦笋汤的习俗,它由猪脚、竹笋、木耳为食材,以鱼露、高汤粉等为调料烹煮而成[9]。

  三、中医药文化指导下的东亚日常生活

  法国汉学家汪德迈认为,汉文化圈诸国深深嵌刻在共同的心理基石之上——汉字,共用汉字的事实对于聚合当今汉文化圈诸国仍发挥着强有力的作用[2]。在汉字的维系下,汉字文化圈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是双向互动的。起源于中国的传统医药和岁时节日在汉字文化圈内的诸国之间传播、流布、分享,各国在结合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加以适当调适,从而实现诸国在医药文化、节日文化等方面的互联互通互惠互融。汉字文化圈中的医药文化与节日文化的互相影响对于各国传统医药传承发展和我国中医药文化、中医药理念传播具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

  首先,以中医学为代表的汉字文化圈传统医学理念不仅指导着具体的医疗实践,也指导着民众的日常生活——尤其是饮食文化生活。中医所倡导的“治未病”“药食同源”“协调阴阳”等医学理念在汉字文化圈国家的民众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它们或隐或现地表现在人们的日常饮食活动。在显性层面,一方面,“药补不如食补”“药食同源”“食疗”“药膳”等俚词俗语广泛地流传于汉字文化圈国家的民众,另一方面,人们相信岁时节日的食俗有益于身体健康,如古代中国人就相信食五辛盘能够助发五脏气。

  在隐形层面,尽管民众无法解释岁时节日食俗背后的医学知识体系,但是却始终传承和延续着岁时节日的典型食俗。未来医学的发展是要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转变,因此以中医为代表的汉字文化圈传统医学理念将继续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指导性地位。

  其次,岁时节日是传播传统医药文化的重要契机。相较于留存于医学典籍和医生头脑中的传统医学知识体系,由于节日食俗是民众参与其中的日常生活实践,所以更容易获得民众的理解与认同。通过将传统医药文化知识渗透到节日食俗之中,不仅仅是向民众传播“好吃”“好想”的节日食俗,也能够加深民众对传承至今的节日食俗的科学性的理解,促进传统节日和传统医药文化的可持续性传承。在现代化、工业化的浪潮中,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节日食物(如春节的饺子、清明的青团、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等)业已实现工业化生产,并涌现出一批生产企业。

  基于这一背景,这些节日食物的生产企业也将是传统医药文化传播的重要力量,它们的产品不应仅仅满足民众口胃,也应该注重中医药知识在其产品中的运用,以达到滋养民众身体、传播医药文化的作用。

  第三,汉字文化圈国家理应成为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区域。汉字文化圈国家的传统医学理论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和共同性。目前,汉字文化圈国家各自对于本国的传统医学和传统医药有着不同的称谓,中国称为“中医学”和“中药”,日本称为“汉方医学”和“汉方药”,韩国称为“韩医学”和“韩药”,越南称为“东医学”和“南药”。尽管各国对于汉字文化圈传统医学的称谓有所差异,但是其基本理论与中医典籍所具有的密切联系也不容忽视。如:《黄帝内经》与《本草纲目》对其他国家传统医学的深远影响[3]。民众具有相似的文化心理是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重要保证。

  对于国内民众而言,一方面传统医药具有便于获取、就近提供的优势,另一方面传统医药的治疗理念与民众的文化心理相适应,更容易获取民众的认可与信任。对于汉字文化圈其他国家的民众而言,由于拥有相似的文化心理、饮食习惯、时间感知和医疗实践,所以医药文化的传播、成药产品的输出理应具有更大的优势——相较于非汉字文化圈国家而言。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 SSCI 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