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 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论文发表专业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中文核心农业期刊网论文发表论当今新农民的拓展

发布时间:2014-05-12所属分类:农业论文浏览:1

摘 要: 论文摘要:如何大规模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农字一号大课题,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本文结合重庆实际,就培养新型农民的路径问题进行探讨,以抛砖引玉。 重庆是一个农民占绝大多数的集大城市、大农

  论文摘要:如何大规模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农”字一号大课题,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本文结合重庆实际,就培养新型农民的路径问题进行探讨,以抛砖引玉。

  重庆是一个农民占绝大多数的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的直辖市,从总体上看,农民的基本素质是相当低的,概而言之就是“三偏低”、“三缺少。“三偏低”即劳动技能偏低,文化素质偏低,科技成果偏低;“三缺少”即缺少懂技术、会种田的新型农民,缺少懂技术、会管理的青年农民;缺少农民企业家和掌握高技术的致富带头人。因此,大规模培养新型农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紧迫性,务必齐心协力,同舟共济,方能奏效。依笔者愚见,大规模培养新型农民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培养,探索

  一、全力以赴,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在农村,而农村的发展关键在农民。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成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培养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因此,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务之急就是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大规模培养新型农民。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农村教育是农民学科学、学技术,实现职业转化的必要文化基础。强基固本筑高楼。首先要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培养造就更多的农村未来新型农民。我们要借国家在西部农村推行免费九年义务教育的东风,确保农村适龄青少年上得起学,念得起书,确保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失学,不辍学。决不再生产新的文盲、半文盲,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为农村孩子创造相对公平的教育环境。为此,我们必须整合优化农村教育资源。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要把农村教育摆到整个教育发展的战略地位和整个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优先领域,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现行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要明确各级政府在农村教育发展上的人事权,巩固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快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精简教师队伍,提高教师质量,建立城乡教师交流制度,鼓励和引导城镇教师到乡村执教;要继续做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率。其次要强化农村职业教育。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部前副部长吴启迪曾指出:“新农村建设人才的主体要靠职业教育培养。”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人民性,是面向人人的教育,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是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这十分有利于农民的学习。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精品打造特色职业教育,使职业教育在培养新型农民中大有作为。

  二、深谋远虑,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全方位、多渠道、多途径、多形式强化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术培训。

  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最终要被农民所掌握,才能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是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一要广泛开展五大农民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阳光工程、农业远程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工程即按照农业生产岗位规范要求,加大绿色证书培训的力度,培养更多的农民技术骨干;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即重点对农村优秀青年进行以科技为主的综合性培训,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即选拔能开展规模化生产和具有创业能力的优秀农民,通过政策引导、信息服务、创业资金扶持和技术支持,培植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经营的农业大户和农民企业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阳光工程即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前的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充分开发和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潜力,增强农民转产转业的信心和技能培训,提升农民二、三产业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农业远程培训工程即以计算机信息网络为载体,面向农民实施农业科技培训的远程教育,方便、快捷地向广大农民传授农业科技知识。二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突出特色,机动灵活地开展培训工作。第一,要变指令性培训为适应性培训,培养实用对路的农民。一是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培养急需的新型农民。比如,长寿的鱼、蛋鸡、奶牛、杂柑、夏橙、西瓜,石柱的辣椒、黄连,城口的茶叶、黑桃、中药材,涪陵的榨菜、药材,黔江的烟草、牛肉特色各异,享誉全国。各区县要根据自己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重点突出特色产业的生产、加工的科普知识,为急需技术指导的龙头企业、专业大户“雪中送炭”。二是适应新型农民的需要培养急需人才,即广大农民要什么技术就培训什么技术;要什么类型的农民就培养什么类型的农民。比如长寿是中国西部有名的产鱼大区,对农民就应大力培训鱼类养殖、加工技术;辣椒和黄连是石柱的主导产业,农民需要的是辣椒和黄连方面的知识技能,送科技、智力下乡,就要侧重培训辣椒和黄连的栽培、加工等技术;烟草是黔江的主导产业,对黔江而言,进行烟草栽培、烟草的提炼、加工等相关知识培训就是工作重点。要使每类产业人员对相应知识、技能的需要有可靠保证。三是不断更新培训内容。要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进行培训,比如网络知识、科技知识、法律知识、经济知识、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培训等,用新知识充实农民的头脑,把农民培养成具有现代信息的科技人才。第二,要变零散培训为网络培训,培训适用急需的新型农民。一是成立区县级农民培训基地,从市内外农业科研院所及各乡镇拔尖的 “土专家”、“田秀才”中聘请专兼职教师指导培训;二是兴建乡镇培训基地。以各乡镇成人文化艺术学校和知名企业为依托,兴建农民培训基地,因地制宜地组织农民开展科技知识培训;三是利用村、组党员活动室开展培训;四是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宣传媒体,开辟培训专栏。第三,要变单一培训为多渠道培训,培养复合型农民。首先,突破传统培训模式,坚持七个结合,灵活施教。即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点上培

  与面上培训相结合,课堂传授与实际指导相结合,域内培训与域外培训相结合,普及性培训与系统性培训相结合,理论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阶段性教育与终生教育相结合。其次,突破传统培训方法的局限,重点用四种方式大力培训农民。一是就地培训。就地取材,请农民企业家、专业户主动现身说教,示范操作。二是基地培训。充分发挥市区县党校阵地和区(县)乡(镇)培训基地规模大、设施全的优势,系统培训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和信息、网络知识,引导广大农民在理论指导下进行生产和经营。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培训,大大缩短本地与沿海发达地区信息传递的差距,天涯变通途。三是输出培训。就我们欠发达地区而言,认真做好“输”这篇大文章至关重要。一方面,充分发挥人才市场的中介作用,向沿海发达地区输送富余人才。另一方面,有组织、有计划地选派一批初、高中毕业生到有关院校学习深造,使更多的农村青年观念新、技术精、会经营、善管理,成为真正的能人、真正的带头人,带领一方百姓科技致富。四是引进培训。与西南大学、重庆大学、三峡职业大学等高等院校联姻,请专家、教授指导、培训现代农业科技和职业技能。

  三、精心策划,切实完善服务体系,强化优质服务。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集科研、推广、服务、培训为一体,与农民紧密相连的新型科技服务体系。建立有效的多层次服务网络,积极收集适应本地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信息、技术,通过媒体宣传、编发资料、现场会、培训班、科技下乡等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指导和帮助,提高技术服务的针对性。同时为广大农民提供有关农业政策、科技知识、市场信息和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增强农民适应市场、驾驭市场的能力,充分发挥农民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主观能动性。

  四、法德并举,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大规模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型农民的基本保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其核心是加强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法守法活动,比如法律知识讲座、法律知识竞赛、以案说法演讲会等,向农民广泛地、深入地宣传、灌输法律知识,使广大农民自觉地、有效地学法律、用法律,自觉地遵章守法,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遏制违法犯罪,从而积极有效地维护社会正义,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题中应有之义。当前我们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八荣八耻”荣辱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积极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乡镇创建活动,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农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作者系中共重庆市长寿区委党校教师)

  参考文献:

  [1]李斌《“农”字一号大课题:培育新型农民》见中国发展门户网。

  [2]曾业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培育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新农民》见《光明日报2006.3.24。

  [3]李海桐《培养新型农民是当务之急》见《廊坊日报》2006.3.7。

  [4]危朝安《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见中国发展门户网。

  [5]曾一春《下大力气加快培养造就新型农民》见中国发展门户网.

  [6]陈建国《论农村新文化在新农民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见文化传播网。

  [7]张体辉、余静《培养新型农民,推动新农村建设》,见中国发展门户网。

  [8]林国标《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见《长沙晚报》2006.2.21

  [9]农业部《2003—2010年全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规划》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 SSCI 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