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 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论文发表专业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规划工程师论文小城镇的建设与乡镇工业化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6-11-14所属分类:学术成果常识浏览:1

  这篇规划工程师论文发表了小城镇的建设与乡镇工业化的发展,乡镇企业发簪为整个乡村工业化发展提供了机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论文探讨了乡镇企业发展成为农民富裕和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和主要途径,以下是详细探讨。
 

规划工程师论文

  关键词:规划工程师论文,城镇建设论文,乡镇工业化

  1 乡镇工业化的起始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发展具备了四个方面的初始条件:

  1.1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和普及,使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得到明显的提高,并使一些生产要素得以从农业部门中分化出来,获得重新配置的机会。

  1.2 传统的经济发展战略实施的结果是国有经济的运营领域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部门,与人民生活直接相关的产业发展严重滞后。这种经济发展格局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市场缝隙。而改革之初人们的收入水平普遍较低,但收入增长较快,社会对低层次的产品需求较大。容量较大的低层次产品的市场空间以及较低的市场进入的技术门槛、必要资本量门槛,为乡镇企业起步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乡镇企业与国有企业在产业上的错开,避免了与国有企业的“阵地战”。

  1.3 乡镇企业很容易得到价格低廉的生产要素。例如,乡镇企业的社区属性决定了它们可以免费或者是以较低的价格获得所需土地;传统体制下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设置的行政壁垒,积累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了机会成本极低的劳动力;长期的“金融压抑”人为地把利率水平控制在较低档次,使乡镇企业获得较为低廉的资金;等等。

  1.4 在改革初期,传统体制下形成的以重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不仅导致资源配置的效率损失,而且影响人们生活基本需求的满足。大量乡镇企业进入轻工业,不仅为自身发展获得了有利的获利机会,而且强化了产业结构轻型化调整的效果。乡镇企业的兴起恰好吻合了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上述四个起始条件,为整个乡村发展工业化提供了普惠的发展机会。

  2 乡镇工业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这一论断基于以下根据:

  2.1 根据1996年经济绿皮书公布的数据,整个“八五”期间,国民经济GDP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1.8%,在这一数据中,由农村经济增长带来的贡献有8.2个百分点,占增长的69%,其中农村第二产业的贡献有5.43个百分点,占增长的45.75%,是城市第二产业贡献2.33个百分点的2.33倍;农村第三产业的贡献(1.82个百分点)也高于城市第三产业的贡献(1.29个百分点)。详见表1。

  表1 1991~1995年城乡各部门对GNP增长的贡献 单位:%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百分点 比重% 百分% 比重% 百分% 比重%

  全国GDP增长率  9.30 100.00 14.2 100.00113.50100.00

  城市部门贡献   3.50 37.62 5.08 35.77 2.51 18.61

  城市Ⅱ部门贡献  1.58 16.98 3.25 22.92 1.53 11.37

  城市Ⅲ部门贡献  1.92 20.64 1.83 12.85 0.98 7.24

  农村部门贡献   5.80 62.38 9.12 64.23 10.99 81.39

  农业贡献     0.65  6.97 1.15  8.13 1.03 7.66

  农村Ⅱ贡献    3.95 42.49 5.91 41.60 7.64 56.60

  农村Ⅲ贡献    1.20 12.92 2.06 14.50 2.31 17.31

  全国第二产业贡献 5.53 59.47 9.16 64.51 9.17 67.97

  全国第三产业贡献 3.12 33.56 3.88 27.36 3.29 24.37

  1991年~1995年

  1994年    1995年     平均

  百分% 比重% 百分% 比重% 百分% 比重%

  全国GDP增长率  11.80 100.00 10.20 100.0011.80 100.00

  城市部门贡献   4.18 35.41 2.84 27.86 3.62 31.06

  城市Ⅱ部门贡献  3.28 27.79 1.99 19.51 2.33 19.71

  城市Ⅲ部门贡献  0.90  7.62 0.85  8.35 1.29 11.34

  农村部门贡献   7.62 64.59 7.35 72.14 8.18 68.94

  农业贡献     0.80  6.78 0.97  9.52 0.92  7.81

  农村Ⅱ贡献    5.04 42.74 4.62 45.32 5.43 45.75

  农村Ⅲ贡献    1.78 15.07 1.76 17.29 1.82 15.38

  全国第二产业贡献 8.32 70.53 6.61 64.83 7.76 65.46

  全国第三产业贡献 2.68 22.69 2.61 25.64 3.12 26.77

  注:1991~1995年的平均值为各项值5年中的算术平均。

  资料来篇:1996年经济绿皮书,第18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3月。

  2.2 乡镇企业发展成为农民富裕和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

  “以工兴农、以工富农”成为我国广大乡村摆脱贫困、增加收入、走向富裕道路的主要途径。发展乡镇企业成为实现这一途径的主要手段。根据资料研究,从1978~1995年,我国农民收入来源中,非农产业收入占农民全年纯收入的比重,由1978年的15%上升到1995年的40%,如果考虑到今后农副产品价格不可能再大幅度提高和农副产品增长的刚性,那末,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手段和来源将完全依靠乡镇企业的发展这一途径。(表2)

  表2 农民非农产业收入占农民全年纯收入的比重      农户非农产业     乡镇企业产值

  年份    收入/纯收入%     指数上年=100

  1978      15          NA

  1979      20          1.11

  1980      22          1.20

  1981      24          1.13

  1982      25          1.14

  1983      28          1.19

  1984      30          1.68

  1985      34          1.60

  1986      34          1.30

  1987      35          1.35

  1988      37          1.36

  1989      38          1.14

  1990      34          1.14

  1991      35          1.37

  1992      38          1.55

  1993      39          1.75

  1994      39          1.35

  1995      40

  资料来源:1996年经济绿皮书,第148页数据整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3月。

  农民收入的提高,可以大大提高农民的购买力,扩大国内市场,对付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加快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的步伐,是大有裨益的。

  3 乡镇企业发展成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

  根据世界各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中国几十年来城市化初期的发展经历,城市化发展的途径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在现有城市基础上的扩张;二是小城镇的发展,可以提供城市型的物质、文化条件,进而生长成为新的城市;三是完全新建城市,由于新矿藏、新能源等资源的发现或者新交通枢纽的兴建,在荒原上、山岭中完全新建一些城市。这三种城市化发展方式都同时存在于每一个国家的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我国近10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城市化发展的历史经验证明,这三种方式也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方式;在当前存在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条件下,第二种方式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方式。

  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就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业劳动力向非农化转移的过程,这是世界各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在我国,这一规律更显示出极强的中国特征。

  在1984年颁布中共中央1号文件之前,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壁垒阻滞了城市化的发展,把大量的农业劳动力滞留在农村。(表3)

  表3 中国城市化的滞后状况 (%)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中国城市化水平       26.41   26.37   27.63

  相同收入下国际城市化水平  30.80   31.60   33.00

  中国城市化滞后程度     16.50   20.00   19.30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中国城市化水平       28.14   28.62   29.34

  相同收入下国际城市化水平  34.00   36.90   39.10

  中国城市化滞后程度     20.70   22.20   23.30

  资料来源:1996年经济绿皮书,第18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3月。

  在我国目前劳动力总量过剩的情况下,城市产业再吸纳农业余劳动力的潜力较小。特别是“九五”期间,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最关键时期,城市国有企业目前大约存在2500万富余职工;1998年开始的国有企业的重大改革,这2500万富余职工将不得不下岗分流,同时,城市其他产业也存在着大量的失业、待业人员。城市产业在安置这一巨量的下岗分流职工已经成为1998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头等大事。

  那末,在近十几年,在经济的两个根本转变和体制改革的过渡时期,依靠城市产业大量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另一方面,乡村中巨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等待就业和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压力也是空前的。根据1996年经济绿皮书的统计,1995年底我国乡村中劳动力总量为45100万人,并且以每年1%以上的速度在增长,到1998年底,3年中将新增1500多万乡村劳动力,1995年底,全国乡镇企业职工总数为12200万人,“八五”期间乡镇企业每年新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1000万左右。如此,滞留农村的劳动力总量仍然在32400万人;我国148.7万km耕地,按目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营(人均可经营0.67hm耕地),最多可容纳22300万农业劳动力,以此农村中还有10100万农业剩余劳动力;如果按目前沿海比较发达的农业地区的现代农业产业制度经营(人均经营2~3.3hm耕地),则农业可容纳7400~4400万农业劳动力,按此推算,农村中将存在25000~28000万农业剩余劳动力。如此巨大规模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非农化转移及其就业成为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最重大难点。当然,巨量的剩余劳动力资源,也是经济发展和推动工业化前进的重要人力资源。

  城市产业就业的“满负荷”就业阻滞以及农村农业就业的“超负荷”就业压力,在这一双力夹缝中,乡镇企业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最主要渠道,同时,许多城市郊区乡镇企业还可以成为解决城市下岗、失业人员的一条分流途径。 “八五”期间, 乡镇企业劳动力总数由1991年8906万增长到1995年的12200万,净增3294万劳动力,相反,国有企业8000多万职工的2000万富余人员将在“九五”的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下岗分流。

  鉴于此,乡镇企业实际上已经成为我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人口岗位的最重要渠道之一。1948年,全国设市城市58个(不含港、澳、台地区,下同),1949年有136个,1982年有244个,1990年有456个,1997年有666个;进入80年代以后新增加的400多个城市,全部是在原有小城镇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当然,由于我国乡镇企业普遍存在技术水平低、规模小、重复分散、资金困难、管理水平不高等初期工业化所存在的一切问题,这迫切需要国家和政府的扶持和调控,以尽快实现乡镇企业的二次创业。

  4 改革开放以来小城镇的大力发展形成了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广阔和坚实的空间基础

  城市化过程是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农业资源非农业化的过程,是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迁移过程,是传统乡村社区向现代城市社区的转变过程,是城乡空间平等发展和逐渐融合的过程。

  城市化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渐进式的、逐步的、多元化、多层次的综合发展过程。其多元化发展是指大、中、小城市、小城镇的发展应当是在平等发展基础上的共同演进;其多层次发展是指城市化发展过程是由初级层次向高级层次演进、并且各种规模的城市共同存在、共同发展的过程。

  那末,在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小城镇的大力发展就成为我国城市化多层次发展中最广泛的空间基础。

  由于政府行政划分的关系,我国目前大约有48000多个乡镇(1991年有乡镇55542个,1992年减小为48250个)。仅就建制镇而言,1953年有5402个,1964年下降为3148个,1982年更下降为2660个;1990年恢复上升为9321个,1991年为14135个,1997年为17779个,小城镇的发展历程,也明显反映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曲折历程。而在目前,小城镇的发展真正成为了城市化发展的最广泛基础和主要力量。1983年底,乡镇企业约140万个,产值850亿元,其中工业产值为720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1.7%,到1995年,乡镇企业达到3000多万家,农村非农业值约54600亿元,其中工业产值为40500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47.5%,这13年中,乡镇企业个数增长21.4倍,乡镇企业产值增长64.2倍。其中乡镇工业产值增长56.3倍。(表4)

  表4 农村各业结构及非农产业占全国的比重 (单位:%)          1980年 1990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农业      68.9  46.1  26.9   25.7  22.9

  工业      19.5  40.4  56.4   57.5  58.2

  建运商饮业     11.6  13.5  16.7   16.8  18.9

  农村非农产业

  13.2  29.5  45.4   48.0  50.6

  占全国非农产业产值比重

  农村工业占全国工业产10.6  28.1  40.0   42.0  47.5

  值比重

  资料来源:1996年经济绿皮书,第105、10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3月。

  5 “三集中”模式是实现小城镇发展第二次飞跃的科学选择

  “三集中”是指:①农村人口居住向城镇的集中(当然也包含向城市的集中),②农村工业企业向乡镇工业园区的集中,③农业耕地向农场或农业大户的集中。

  “三集中”的模式首先在1985年由上海市政府部门提出,是关于上海市郊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和建立现代化农业的根本指导模式。这一模式实施十多年来,在上海地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1994年国家建设部在全国启动乡村城市化试点“625工程”(1997增扩为925工程”),这一试点工程的成功经验和发展方向也是“三集中”模式可以概括的。“三集中”的发展模式,是我国小城镇近20年来发展经验和教训的科学总结,是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1995年,农村工业总产值已经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47.5%,在国家GDP份额中,乡村第二产业份额(24.7%)已经超过城市第二产业份额(24.1%),乡村第二产业对国家GDP增长的贡献在整个“九五”期间平均达到45.75%,而城市第二产业在同期仅为19.71%,。1995年当年产值超过亿元的乡镇企业达到3000多家,创造的产值、利税约占全国乡镇企业总量的10%以上;乡镇企业规模化的发展,已经由主要面向国内市场转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1995年乡镇企业出口交货值达4400亿元,已取得进出口经营权的乡镇企业达321家,到境外办企业的有886家。

  在小城镇设置工业园区,使乡镇企业向园区集中是针对中国国情的科学选择。中国长期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结果是跳跃了劳动密集型工业和小城镇发展的阶段,造成了工业化进程中就业结构转换严重滞后于产值结构转换、城市化进程中人口聚集严重滞后于资本聚集,以及城乡经济关联度极低的格局。这些问题绝非现有城市后退几步便可以解决的。时至今日,即使不考虑现有城市本身就已经存在大量的下岗、待业、失业人口,同时现有城市缺乏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以及现有体制、产业组织等方面存在着不少的弊端,要想大幅度地降低现有城市的总体生产力水平以补上这一个劳动密集型发展阶段,这种选择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在社会组织上也是行不通的,设置乡镇企业工业园区使之集中发展可以从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入手加速工业化进程,从而提高非农产业发展的空间集聚度,以加速城市化进程。

  最近十多年来,乡镇农民企业家追求规模经济的内在冲动,追求规模经济的内在动力使乡镇企业的空间集聚具有客观必然性。政府设置乡镇企业工业园区实际上是顺应这种客观发展规律,更快、更好地为乡镇企业获取外部规模经济、避免外部规模不经济创造条件,以降低乡镇企业空间聚集所需付出的代价,尤其是延期支付的环境代价。工业向工业园区的集中,将使我国的乡镇企业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乡镇工业的发展水平与城市工业之间的互补性越来越强,乡镇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工业化中的主要力量之一,乡镇企业的发展使我国的工业结构更趋完善,更趋合理,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城市工业与乡镇工业更趋融合,成为中国工业化发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人口向城镇的集中,将使农村人口的生活居住条件和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在目前的上海市郊区小城镇中,农民新城的居住水平已经大大高于市区,居住环境也优于市区,水、电、讯、道路等市政基础设施已经等同于市区,公共服务设施也比较齐全;人口向城镇的集中,使城乡之间的居住生活环境空间差距越来越小,逐步融合。

  耕地向农场的集中,实现耕地的集中和规模经营,单靠农民自己进行办不到,必须进行政策引导和政府干预,把进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和耕地的集中与规模经营结合起来。耕地向农场的集中,是我国建立现代农业产业规模经营的基础,有了农场化的农业规模经营,将使我国的三大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三大产业的现代化程度更趋提高;有了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将会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粮食问题,同时也会大大提高我国某些以农业为主的工业原料的产量和质量;实现耕地的集中和农场化,也就意味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已经大部分转向非农产业,农村人口的经济收入也会大大提高,与城市人口的收入差距会逐步缩小。从而实现三大产业的融合。

  推荐期刊:《福建建筑》(月刊)创刊于1983年,由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主办。本刊传播、交流、研讨土建科技成果、信息,繁荣学术,促进科技进步,为经济建设服务。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 SSCI 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