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 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论文发表专业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论当下大型字书的发展核心期刊文学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14-04-30所属分类:论文文献浏览:1

摘 要: 我国俗文字学兴起时间还不长,特别是对疑难俗字的专门研究只是近20年来的事情。虽然学者经过共同努力,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直到现在,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汉字,却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全面的汉字史,单就疑难俗字领域来说,前景还是一片广阔,等待着来

  论文摘要:我国俗文字学兴起时间还不长,特别是对疑难俗字的专门研究只是近20年来的事情。虽然学者经过共同努力,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直到现在,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汉字,却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全面的汉字史,单就疑难俗字领域来说,前景还是一片广阔,等待着来修时贤去上下求索。相信有了国家的鼓励和支持,在众多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俗文字学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高潮,本文拟就此择要作一介绍。总结学术成果供学者借鉴参考,对于防止闭门造车、作重复工作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关键词:疑难俗字;成果;综述

  一、俗文字学理论著作

  1995年岳麓书社出版了张涌泉的《汉语俗字研究》。这本书是第一本研究汉语俗字的理论性著作,较完整地构筑了汉语俗字学的理论框架,“填补了文字学领域的一大段空白”。对学者研究考释汉语疑难俗字多有启发。对于本书的内容及价值学者多有评介,此不赘述。

  2005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了杨宝忠的《疑难字考释与研究》一书。此书下编在上编考释的基础上,梳理大型字书发展脉络,提出疑难字择定标准,揭示疑难字形成的原因,总结疑难字的考释方法,指出疑难字考释的重要意义。“总之,正因为作者善于揭示汉字讹变的规律,注意总结辨析疑难字的方法,才能在汉字的海洋中纵横驰骋,取得了令人艳羡的成就。”“恰好填补了大型字书中疑难字考释的薄弱环节。”

  二、疑难俗字的定义

  张涌泉《敦煌俗字研究》认为:“汉字史上各个时期与正字相对而言的主要流行于民间的通俗字体称为俗字。”①他在《汉语俗字研究》中说:“所谓俗字,是区别于正字而言的一种通俗字体。”②杨宝忠在其《疑难字考释与研究》一书中给“疑难字”作了界定:“本书所说的疑难字,是指音、义不详或形音义可疑的字。疑难字又可分为疑字和难字,难字是指音未详、义未详或音义未详的字,疑字是指音义虽全,但形音义可疑,也就是形音义之间或字形与字用之间有矛盾的字。”③

  杨宝忠先生从微观上对“俗字”和“疑难字”作了区分,认为“疑难字”并不等于俗字,实际上,二者在范围上是交叉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张涌泉先生所说的“俗字”不能代替“疑难字”。杨先生指出:“汉字在贮存过程中,由于传抄和编纂失误,产生了大量的疑难字,这些疑难字(还有字书所谓“古”“籀”),其实并未在民间流行,因而不能以俗字称之。大量的俗字是可识的,特别是在文献的语言环境中,很多俗字是常用字,这些字不但可以认识,而且有的比正字的通行度还要高。”④因此,《疑难字考释与研究》一书没有使用“俗字”这一概念。

  我们认为所谓“俗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俗字是指易于辨识的、与正字相对而言的异体字;广义的俗字则包括疑难字。疑难字与狭义的俗字二者是一对孪生兄弟,疑难字是广义的俗字的一部分,它的形成与俗字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们的演变规律是相通的,二者不能截然分开,因此可以统称为疑难俗字。如果出于研究目的需要特指的话,则可以把“疑难字”这一概念从“俗字”中离析出来;否则,为称说方便起见,以“疑难俗字”统呼之亦无不可。俗文字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疑难俗字。

  三、疑难俗字的考释成果

  疑难俗字的考释成果可分为专著类和论文类。

  (一)专著类。专著类按照所研究材料的来源又可分为两个方面。

  1、来源于新编大型字书

  (1)张涌泉:《汉语俗字丛考》⑤

  该书是首部以《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为纲,借助敦煌写卷的俗字材料与《龙龛手镜》等古代字书,对历代字典辞书中的疑难俗字进行了系统全面考辨的学术著作,内容包括字形楷定、辨识、注音、释义等问题,涉及两部大型字书疑难俗字三千多个。所有考释“几乎都是确凿有据,不容辩驳的”(参见裘锡圭《汉语俗字丛考·序》)。

  (2)杨宝忠:《疑难字考释与研究》⑥、《疑难字续考》⑦

  《疑难字考释与研究》由上编《疑难字考释》与下编《疑难字研究》两部分组成。上编综合利用文字学、训诂学、语音史、校勘学、辞书学、文献学等相关知识,从辞书编纂史和汉字演变史的角度对大型字书疑难字进行考释,考释唐宋以来大型字书贮存的疑难字1650个。下编已见上文。《疑难字续考》作为考释《疑难字考释与研究》的姊妹篇,已于2011年4月由中华书局出版。《疑难字续考》考释《大字典》、《字海》疑难俗字1000个左右。

  (3)邓福禄、韩小荆:《字典考正》⑧

  该书同样以《大字典》、《字海》所收疑难俗字为考正对象,考正《大字典》、《字海》疑难俗字1121个,其中包括“考出音义未详字超过350条,沟通字际关系近270条,为字书补充文献用例近260条,纠正字书沟通字际关系错误近70条,纠正最近几年学者考证的错误近30条,为近年来学者考证补证近40条”(参见李国英《字典考正·序》)。

  (4)周志峰:《大字典论稿》⑨

  该书是作者有关《大字典》研究系列论文的结集,收入论文14篇,内容涉及《大字典》收字(漏收)、义项、释义、举证、注音等问题以及对《大字典》疑难字的考释,考《大字典》疑难俗字近100个。

  2、来源于佛经文献

  (1)郑贤章:《龙龛手镜研究》⑩

  该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内容包括《龙龛手镜》的研究价值、俗字考释方法、阙失、术语以及其与《一切经音译》、汉文佛经、《汉语大字典》的关系等。下篇俗字汇考部分以《龙龛手镜》俗字为研究对象,依据《一切经音义》与佛经文献,考释《龙龛手镜》俗字965个(含上篇考释)。

  (2)郑贤章:《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研究》{11}

  上篇:包括绪论,《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研究》与汉文佛典的校勘,与《龙龛手镜》、《一切经音义》研究,与大型字书的完善,同形字、类化字研究,常用俗字形体演变研究(以“惡”、“惱”为例)等内容。中篇:《随函录》俗字汇考,本篇以《随函录》所收俗字为考释对象,以《随函录》所收俗字与佛经文献相对勘,考释《随函录》俗字凡1670个。粗略统计,该书考释《大字典》、《字海》所收疑难俗字约120个。下篇为《随函录》俗别字谱,收录《随函录》俗字15000个左右,以正字带俗字,按音序编排。

  以上所介绍的研究专著,其大多都把考释成果编写成检字表附于书后,极便读者查检使用。

  (二)论文类

  近20年来,文字学者发表了大量有关疑难俗字研究的论文。这些学者主要有:张涌泉、杨宝忠、郑贤章、邓福禄、韩小荆、李国英、姚永铭、杨正业、梁春胜、张小艳、于建华、周志峰等。论文类疑难俗字考释成果的考释材料来源主要有古今大型字书、韵书、佛经文献、敦煌写卷、古代刻本文献、碑刻等。这些论文既有对疑难俗字的考释,也有对疑难俗字演变规律及考释方法的探讨。由于数量众多,这里只好从略。

  我国俗文字学兴起时间还不长,特别是对疑难俗字的专门研究只是近20年来的事情。虽然学者经过共同努力,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直到现在,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汉字,却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全面的汉字史,单就疑难俗字领域来说,前景还是一片广阔,等待着来修时贤去上下求索。相信有了国家的鼓励和支持,在众多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俗文字学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高潮!

  注释:

  ①张涌泉.敦煌俗字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版.

  ②张涌泉.汉语俗字研究.商务印书馆2010版.

  ③杨宝忠.疑难字考释与研究.中华书局2005版.

  ④同上.

  ⑤张涌泉.汉语俗字丛考.中华书局2000版.

  ⑥同上.

  ⑦杨宝忠.疑难字续考.北京:中华书局2011版.

  ⑧邓福禄、韩晓荆.字典考正.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版.

  ⑨周志锋.大字典论稿.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版.

  ⑩郑贤章.龙龛手镜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版.

  {11}郑贤章.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版.

  参考文献:

  [1]梅季.一部填补近代汉字研究空白的力作——评张涌泉<汉语俗字研究>[J].语文建设,1996,(1):41—42.

  [2]张涌泉、张小艳.字海释疑铸新篇——读杨宝忠<疑难字考释与研究>[J].古汉语研究,2007(1):89—91.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 SSCI 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