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 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论文发表专业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基于地方应用型普通高校电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发布时间:2018-12-01所属分类:科技论文浏览:1

摘 要: 摘要:电工技术课程是高校理工科专业开设的重要基础课程,该课程信息量大、知识面广,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如何在教学中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内容多与学时少教与学学与用[4]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作者通过多年地方高校电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总结

  摘要:电工技术课程是高校理工科专业开设的重要基础课程,该课程信息量大、知识面广,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如何在教学中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内容多与学时少”“教与学”“学与用”[4]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作者通过多年地方高校电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总结提炼出五点教学改革方法,为切实解决当前地方应用型高校电工技术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效促进电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电工技术,教学改革与探索

电工技术

  “电工技术”是理工科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课,该课程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特点。此课程可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其教学内容既要考虑知识的传授,又要考虑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何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如何让培养对象更好的服务社会,同时,也要兼顾不同专业方向和不同基础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内容多与课时少”“教与学”“学与用”之间的关系。笔者作为高校电工技术课程专任教师,主动探索电工技术教育教学改革,认真分析当前电工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通过多年教学改革与实践,总结提炼教学改革办法和措施,全力推进电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一、地方应用型普通高校电工技术教学现状分析

  (一)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现状分析

  “电工技术”课程由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构成,通常由不同教师分别承担这两部分的教学任务。理论课教师和实验课教师在制订教学大纲、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时未能统一,导致学生上实验课没有相关理论知识支撑,对相关实验原理一知半解,只是机械完成实验老师规定的实验操作内容;同时,学生学习理论需要实验作为验证或进一步深入时,相关实验内容尚未开设,从而导致理论课与实验课不能有机结合,呈现出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时数和教学内容现状分析

  由于各专业培养方案不断修改,“电工技术”教学时数不断缩减。比如,笔者所在的地方高校电气专业“电工技术”课程理论课时2014年为72节,2017年已缩减为54节。“电工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分析方法、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路、交流电动机、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电工测量等。在教学时数仅有54节的情况下,要系统地完成如此多的教学内容显然有困难。

  (三)教学大纲制订现状分析

  当前,部分高校对教学大纲的制订、撰写均采用统一的模板,而任课教师又墨守成规地沿用旧的教学大纲,缺乏创新意识,对大纲的修改也仅是修改了时间和班级,没有根据专业发展需要优化教学内容。由于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任务分别由不同教师承担,相应教学大纲的撰写也没能根据课程教学的实际进行融合,使得“电工技术”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教学大纲不匹配。

  (四)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理论课教师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欠缺,在教学过程中就理论而讲理论,忽略了知识的实践应用,导致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1]。实验课的教学模式为课前实验教师将实验内容板书,实验器材都准备齐全(如仪表等,甚至几根导线)。实验课堂上,实验教师再详细讲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学生则根据教师的规定机械地完成实验操作任务[1]。这样的实验教学方法,教师成了教学活动的主角,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导致学生上课时不认真操作,课后相互抄袭实验数据[2]。

  (五)教学考核评价机制现状分析

  地方高校普遍的教学考核评价机制都是在教学主管部门的要求下,采用“期末考试+平时成绩(考勤+作业+课堂表现)”的传统评价模式,且期末考试所占比例较高。这对实践性较强的电工技术课程来说,不得不说是一种单一的教学考核评价方式。

  (六)教学效果现状分析

  地方普通高校“电工技术”课程由于受到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教学管理、课时数和评价机制等因素影响,导致学生没有根据专业需求接受有针对性的教学和操作训练,学生学习兴趣没有得到激发,电工基础知识不扎实,操作技能不强,操作不规范,即使修完课程也是一知半解,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不能起到应有的辅助作用,学生毕业后不能独立从事电工维修等行业工作。

  二、电工技术教学改革与探索

  笔者通过多年电工技术课程教学探索,不断搜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动向学校主管教学部门反映情况,积极申报教研教改课题,通过教学实践,总结提炼出如下五点教学改革方法。

  (一)合理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

  对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进行深层次改革。在遵循教管部门大的管理原则下,以任课教师为主体,充分发挥教改的主导作用,同时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上多听取任课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在笔者建议下,笔者所在学院“电工技术”课程在教学安排时要求理论课教师同时承担实验课,这样有助于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合理把握理论与实验的教学进度,做到理论与实验同步。

  (二)结合实际修订教学大纲

  1.明确教学目标

  电工技术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素质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电工技术基本理论知识,学会电路基本分析方法,了解电工领域前沿新知识和信息,从而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3]。(2)能力目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多动手操作,重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素质目标。通过电工技术教学,培育学生热爱科学,探究电工技术的情感价值观,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提升学生专业素质。

  2.优化教学内容

  电工技术教学内容较多,而且课时数有限,教师要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需求。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前要与后续专业课教师沟通教学需求,略去对专业不实用的教学内容。例如,如对非电专业学生,着重介绍电工技术基本概念、原理和主要分析方法,对繁琐的数学推导则可一带而过[3]。

  3.理论课与实验课相互融合

  大胆尝试教育教学改革方法,探索出理论课与实验课相互融合的教学模式。即在修订教学大纲时将理论和实验整合,根据教学内容将实验插入理论课中,使理论得到实践训练,实验得到理论支撑。例如,学习了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后,就让学生做“家用电路安装”实验,达到理论联系实践的目的。

  (三)让理论课走进实验室

  由于电工技术实践性很强,很多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生活的联系很大,这需要教师在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设计很多让学生实践体验的机会,不能空对空的灌输理论知识。而多数高校电工技术理论课教学活动都是在教室里进行,基本没有演示实验作支撑。为解决此问题,笔者申请将电工技术理论课的教学地点安排在电工技术实验室,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又得到实践体验和训练。例如,在讲解电源断路和短路时,可以在实验室现场接通电路后断开电路,测量断开两端有无电压和电流;在做好保护措施的前提下,使电源电路短路,让学生亲眼目睹电源电路短路的危险性。

  (四)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1.创新理论课教学模式

  创新理论课教学模式,就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能力为目的,有效地促进师生互动交流,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果[4]。

  (1)灌输课堂向对话课堂转变

  灌输课堂向对话课堂转变,其核心是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主体(采用类似“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将全班学生分成5~7人小组,课前教师提出相关问题,要求学生预习相关教学内容并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指导各小组根据各自预习情况展开讨论;各小组讨论形成统一意见后,由小组代表发言;各小组之间也可相互讨论或辩论,分享小组讨论意见;最后,教师归纳总结。这样的教学模式,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是学生在动脑思考和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和指导者。

  (2)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转变

  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转变,其核心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提升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而不是机械的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从“包办”向“引导启发”转变,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知识信息,通过思考或实践来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讲解三相电路线电压和相电压时,让学生到三相电操作平台识别线电压和相电压,亲自动手测量线电压和相电压。

  (3)封闭课堂向开放课堂转变

  封闭课堂向开放课堂转变,其核心是开放教学场地,改变只在教室开展教学活动的传统做法。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在教室、实验室、实训基地、工厂等场地开展教学活动。例如,讲解三相电路时,最好选择实验室或实训室作为教学场地。

  (4)句号课堂向问号课堂转变

  句号课堂向问号课堂转变,其核心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主探讨,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要求学生课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和提出问题。例如在电源电路的开路和短路时,向学生提出问题: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开路、短路现象?电源电路开路和短路有没有危险性?

  2.创新实验课教学模式

  创新实验课教学模式,其核心是消除学生的依赖性,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即课前教师提出实验主题和实验目的,要求学生自主完成实验原理、实验方案、实验步骤。课堂上,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开展实验活动,教师做好指导和答疑工作。这样的教学模式,一个实验主题,同学们可能设计出不同的实验方案,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做“家用电路安装”实验时,课前,教师提出实验主题和实验目的,给出实验器材,要求学生根据要求自行设计电路原理图和实验方案。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画出电路原理图,制订实验方案。实验课堂上,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问,并指导学生按自行设计的方案开展实验教学活动。

  (五)建立多元化教学考核评价机制

  1.注重过程考核

  根据电工技术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特点,电工技术教学考核评价应以过程考核为主,期末测试考核为辅的考核评价机制。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建立课前预习、小组研讨、实践操作、课堂答辩、课外实践调研、课后作业、考勤等过程考核评价机制。

  2.体现对能力的考核

  电工技术考核应重点倾向能力考核,无论是理论试卷测试,还是实验操作测试都应该重点测试学生能力。理论试卷试题应以测试学生创新能力和发散性思维为主,提高主观题比例,不能用标准答案来束缚学生答题思维。实验操作测试一方面要测试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更要测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三、电工技术课程教学展望

  (一)建议修订培养方案,将电工技术理论课和实验课整合为一门课程。

  (二)建议开放电工技术实验、实训室,为学生实践操作和课前预习提供场地。

  参考文献:

  [1]袁小庆,史仪凯,等“.电工学”课程研究性教学研究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报,2012(9):23-25.

  [2]吴廷强,罗德莲.基于地方高校电工技术理论与实验课融合式教学研究与探索[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7(3):123--127.

  [3]张杰.普通高等院校电工学教学改革路径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9):47-48.

  [4]魏玲.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电力技术,2016(8):56.

  电力工程师投稿期刊:《电工技术》(月刊)创刊于1980年,是由国家科技部主管,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主办,在国内外电力电子、自动化类杂志中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实用性技术杂志。已被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评选为中国期刊方阵期刊。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