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 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论文发表专业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土建工程师职称论文发表施工方向投稿范文

发布时间:2013-04-09所属分类:科技论文浏览:1

摘 要: 本文根据多年来的实际施工经验,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桥梁裂缝产生的几点原因,供广大施工技术人员参考。

  摘  要:本文根据多年来的实际施工经验,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桥梁裂缝产生的几点原因,供广大施工技术人员参考。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桥梁;裂缝;产生原因

  Abstract: Based on years of actual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this paper analyzes several reasons of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bridge cracks, for the vast number of construction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reference.

  Keywords: reinforced concrete bridge; cracks; causes

  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混凝土,简称为“砼(tóng)”: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加或不加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桥梁裂缝的出现不仅影响工程质量甚至还会导致桥梁垮塌。混凝土开裂经常困扰着桥梁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如果采取有效的施工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裂缝是可以克服和控制的。为了避免工程中出现危害较大的裂缝,本文对混凝土桥梁在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缝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以保证施工质量和结构使用安全。

  实际上,混凝土结构的成因复杂而繁多,甚至多种因素相互影响,但每一条裂缝均有其产生的一种或几种原因。混凝土桥梁裂缝的种类,就其产生的原因,大致可划分如下几种:

  1 荷载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桥梁在常规静、动荷载及次应力下产生的裂缝称荷载裂缝,归纳起来主要有直接应力裂缝、次应力裂缝两种。

  1.1 次应力裂缝

  次应力裂缝是指由外荷载引起的次生应力产生裂缝。裂缝产生的原因有:

  1.1.1 在设计外荷载的作用下,由于结构物的实际工作状态同常规计算有出入或计算产考虑,从而在某些部位引起次应力导致结构开裂。例如两铰拱桥拱脚设计时常采用布置“X”形钢筋、同时削减该处断面尺寸的办法设计铰,理论计算该处不会存在弯矩,但实际该铰仍然能够抗弯,以至出现裂缝而导致钢筋锈蚀。

  1.1.2 桥梁结构中经常需要凿槽、开洞、设置牛腿等,在常规计算中难以用准确的图式进行模拟计算,一般根据经验设置受力钢筋。研究表明,受力构件挖孔后,力流将产生绕射现象,在孔洞附近密集,产生巨大的应力集中。在长跨预应力连续梁中,经常在跨内根据截面内力需要截断钢束,设置锚头,而在锚固断面附近经常可以看到裂缝。因此,若处理不当,在这些结构的转角处或构件形状突变处,受力钢筋截断处容易出现裂缝。

  实际工程中,次应力裂缝是产生荷载裂缝的最常见原因。次应力裂缝多属张拉、劈裂、剪切性质。次应力裂缝也是由荷载引起,仅是按常规一般不计算,但随着现代计算手段的不断完善,次应力裂缝也是可以做到合理验算的。例如现在对通情达理应力、徐变等产生的二次应力,不少平面杆系有限元程序均可正确计算,但在40年前却比较困难,在设计上,应注意避免结构突变(或断面突变),当不能回避时,应做局部处理,如转角处做圆角,突变处做成渐变过渡,同时加强构造配筋,转角处增配斜向钢筋,对于较大孔洞有条件时可在周边设置护边角钢。

  荷载裂缝特征依荷载不同而异现不同的特点。这类裂缝多出现在受拉区,受剪区或振动严重部位。但必须指出,如果受压区出现起皮或有沿受压方向的短裂缝,往往是结构达到承载力极限的标志,是结构破坏的前兆,其原因往往是截面尺寸偏小。

  1.2直接应力裂缝是指外荷引起的直接应力产生的裂缝。裂缝产生的原因有:

  1.2.1 设计计算阶段,结构计算时不计算或部分漏算;计算模型不合理;结构受力假设与实际受力不符;荷载少算或漏算;内力与配筋计算错误;结构安全系数不够。结构设计时不考虑施工的可能性;设计断面不足;钢筋设置偏少或布置偏少错误;结构刚度不足;构造处理不当;设计图纸交代不清等。

  1.2.2 施工阶段,不加限制地堆放施工机具、材料;不了解预制结构受力特点,随意翻身、起吊、运输、安装;不按设计图纸施工,擅自更改结构施工顺序,改变结构受力模式;不对结构做机器振动下的疲劳强度验算等。

  1.2.3 使用阶段,超出设计载荷的重型车辆过桥;受车辆、船舶的接触、撞击;发生大风、大雪、地震、爆炸等。

  2 收缩引起的裂缝

  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因收缩所引起的裂缝是最常见的。在混凝土收缩种类中,塑性收缩和缩水收缩(干缩)是发生混凝土体积变形的主要原因,另外还有自生收缩和炭化收缩。

  塑性收缩。发生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后4-5小时左右,此时水泥化反应激烈,分子链逐渐形成,出现泌水和水分急剧蒸发,混凝土失水收缩,同时骨料因自重下沉,因此时混凝土尚未硬化,称为塑性收缩。塑性收缩所产生量级很大,可达1%左右。在骨料下沉过程中若受到钢筋阻挡,便形成沿钢筋方向的裂缝。在构件竖向变截面处如T梁、箱梁腹板与顶底板交接处,因硬化前沉实不均匀将发生表面顺腹板方向裂缝。为减小混凝土塑性收缩,施工时应控制水灰比,避免过长时间的搅拌,下料不宜太快,振捣要密实,竖向变截面处宜分层浇筑。

  自生收缩。自生收缩是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水泥与水发生水化反应,收缩与外界湿度无关,且可以是正的(即收缩,如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是负的(即膨胀,如矿渣水泥混凝土与粉煤灰水泥混凝土)。

  炭化收缩。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泥的水化物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的收缩变形。炭化收缩只有在湿度50%左右才能发生。且随二氧化碳的浓度的增加而加快。炭化收缩一般不做计算。

  混凝土收缩裂缝的特点是大部分属表面裂缝,裂缝宽度较细,且纵横交错,成龟裂状,形状没有任何规律。

  3 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性质,当外部环境或结构内部温度发生变化,混凝土将发生变形,若变形遭到约束,则在结构内将产生应力,当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即产生温度裂缝,在某些大跨径桥梁中,温度应力可以达到甚至超出活载应力。温度裂缝区别其它裂缝最主要特征是将随温度变化而扩张或合拢。引起温度变化主要因素有:

  3.1 年温差。一年中四季温度不断变化,但变化相对缓慢,对桥梁结构的影响主要是导致桥梁的纵向位移,一般可通过桥面伸缩缝、支座位移受限制时才会引起温度裂缝,例如拱桥、刚架桥等。我国年温差一般以一月和七月月平均温度的作为变化幅度。考虑到混凝土和蠕变特性,年温差内力计算时混凝土弹性模量应考虑折减。

  3.2 日照。桥面板、主梁或桥墩侧面受太阳曝晒后,温度明显高于其它部位,温度梯度呈非线形分布。由于受到自身约束作用,导致局部拉应力较大,出现裂缝。日照和下述骤然降温是导致结构温度裂缝的最常见原因。

  3.3 骤然降温。突降大雨,冷空气侵袭、日落等可导致结构外表面温度突然下降,但因内部温度变化相对较慢而产生温度梯度。日照和骤然降温内力计算时可采用设计规范或参考实桥资料进行,混凝土弹性模量不考虑折减。

  3.4 水化热。出现在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厚度超过2.0米)浇筑之后由于水泥水化放热,致使内部温度很高,内外温差太大,致使表面出现裂缝。施工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尽量选择水化热低的水泥品种,限制水泥单位用量,减少骨料入模温度,降低内外温差,并缓慢降温,必要时可采用循环冷却系统进行内部散热,或采用薄屋连续浇筑以加快散热。

  3.5 蒸汽养护或冬季施工时施工措施不当,混凝土骤冷骤热,,内外温度不均,易出现裂缝。

  3.6 预制T梁之间横隔板安装时,支座预埋钢板与调平钢板焊接时,若焊接措施不当,铁件附近混凝土容易烧伤开裂。采用电热张拉法张拉预应力构件时,预应力钢材温度可升高350℃,混凝土构件也容易开裂。试验研究表明,由火灾等原因引起高温烧伤的混凝土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降低,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方随之下降,混凝土温度达到300度后抗拉强度下降50%,抗压强度下降60%,光圆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下降80%;由于受热,混凝土体内游离水大量蒸发也可产生急剧收缩。

  4 结束语

  在桥梁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有关因出现裂缝而影响工程质量甚至桥梁垮塌的报道屡见不鲜。混凝土开裂可以说是“常发病”和“多发病”。经常困扰着桥梁工程技术人员。其实,如果采取一定的设计和施工措施,很多裂缝是可以克服和控制的。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混凝土桥梁裂缝的认识,尽量避免工程中出现危害较大的裂缝,本文尽可能对混凝土桥梁裂缝的种类和产生的原因作较全面的分析、总结,以方便设计、施工找出控制裂缝的可行办法,达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桥梁施工技术规范》

  [2] 张玉军. 混凝土桥梁开裂的成因与防治[J]硅谷, 2008,(17).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 SSCI 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