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 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论文发表专业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高校班团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模式探究

发布时间:2018-01-26所属分类:教育论文浏览:1

摘 要: 目前高校班级组织建设中,学生组织意识比较薄弱,教师参与严重缺失,活动开展比较困难,育人功能也在减弱,面对这些问题,需要不断的寻求班级组织建设开发新理念和新模式,也构建了民主自治参与方式,创建一人一角色模式和朋友互助模式。 关键词:主体性发展

  目前高校班级组织建设中,学生组织意识比较薄弱,教师参与严重缺失,活动开展比较困难,育人功能也在减弱,面对这些问题,需要不断的寻求班级组织建设开发新理念和新模式,也构建了民主自治参与方式,创建“一人一角色”模式和朋友互助模式。

  关键词:主体性发展,班团组织,建设模式

  班级和团支部均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为了便于对大学生加强教育管理服务,班级和团支部往往建在一起,统称“班团组织”,由辅导员(班主任)指导班干部和团干部共同进行班团组织建设。在班团组织中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指主体在认知、交往及自我反思与调整活动中表现出的基本特性,主要包括主体意识、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关系。高校班团组织建设应以促进人的主体性发展为出发点,根据大学生成长规律和需求,结合高校思政会议精神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地构建新模式。

  班团组织建设中的问题

  1.学生班团组织意识淡薄

  学生加入到某个班级或者是團支部往往是被动的,并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是学校为了教育管理根据院系、专业、年级等因素编在一起的,与某些兴趣社团不同。随着年级的升高和课业负担的加重,学生对参与班团组织的活动热情和积极性逐渐降低。班团组织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

  一是对所在班团组织的主体身份认同感丧失,忘却了自己的成员身份,更加忽略了自己在班团组织中的权利和义务;二是个人的主体意识不断强化,自我中心思想抬头,个人主义凸显,忽略了班团组织中的其他成员;三是班团组织中的主体关系交往逐渐减少,部分大学生逐渐走向自我封闭或者逃避与班团组织中成员交往。学生班团组织意识淡薄:一方面,因为学生在主体意识觉醒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引导,致使学生在班团组织中找不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对班团组织的归属感下降;另一方面,班团组织自身缺乏明确的定位,发展目标不明确,制度建设不完善,致使学生在班团组织中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对班团组织的认同感降低,造成了班集体影响力、吸引力、号召力的弱化。

  2.教师参与组织建设较少

  班团组织中辅导员(班主任)教师是学生思想上的引领者,学业上的指导者,生活上的知心人。班团组织建设离不开教师的参与,但是实际班团组织建设中教师的参与程度并不高。一方面,由于学校制度不完善,辅导员(班主任)的配比不合理,教师不仅要管理数量庞大的学生,而且要完成相应的教学科研任务以及一些日常事务,繁重的工作使得他们无法切实参与到班团组织建设中;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采用过于民主的方式管理班团组织,将权力下放给学生,自己对班团组织缺少有效的监管和把控。

  3.班团组织活动开展被动

  班团组织活动开展的初衷是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然而在实际落实中出现诸多问题,使得活动开展时常处于被动境地。一是班团组织活动的形式落伍、内容枯燥、强制性多,致使大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随着高校思想政教育工作的不断加强,省市级、校级、院系都有大量的班团活动要求,规定了主题、时间段、形式甚至是参加人数等,上级的班团活动具有重复性、强制性、紧迫性和繁重性的特点,导致班团干部在某个时段不堪重负,甚至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第一课堂。

  二是班团组织活动存在分离现象,常常“各自为政”。因为班级一般隶属于学校学生处,而团支部隶属于校团委,两个部门之间沟通较少,都有各自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考核要求和标准不一样,导致很多班团活动要分离,进一步增加了学生的班团活动数量,降低了其参与积极性。三是班团组织在管理上通常采用教师—学生干部—普通学生三级线性管理模式,容易忽视普通学生的存在感和参与性,导致部分学生成为被忽视的群体。总之,班团组织活动开展被动的最主要原因是忽视了大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4.班团组织育人功能弱化

  高校最重要的功能是人才培养,而班团组织是高校立德树人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组织。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要努力做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使班团组织育人功能弱化的问题,形式活动较多,学业课业繁重,使得有些班团组织中出现“为活动而活动”现象。部分班团组织以完成任务的心态组织活动,追求活动形式,对活动本身的意义和价值缺少思考,活动中娱乐性大于教育性。有的班团组织中还存在“活动摆拍”现象,每次活动把人员聚齐,拍几张照片,虚假撰写和提交活动总结。

  班团组织建设的新理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由此可见,班团组织建设离不开师生双方的参与,班团组织建设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主要原因是师生双方主体意识模糊,主体地位失衡,主体能力不足,主体关系薄弱。笔者从促进学生和教师双方主体性发展的视角探究班团组织建设的新理念。

  1.主体:相互性促进

  马克思主义认为,主体是自觉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人。从事现实活动,主动地建构人与世界关系的人就是主体。主体一定是人,但人未必就是主体。人要获得主体的资格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其次,是必须现实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在班团组织中有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两类角色的人,有学者提出班团组织应该建设成为一个民主、平等的共同体,在更充分的意义上,它是一种文化共同体、一个精神共同体和伦理共同体。

  在这个共同体中教师和学生应互为主体,可以存在“双主体”,二者的主体性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而且缺一不可。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二者均被视作平等的主体,能够凸显和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参与班团组织建设的积极性,拉近师生关系,促进主体关系交往性。辅导员(班主任)群体具有年轻化的优势,与学生的年龄相仿,观念相近,更能融入学生、理解学生的需求,也更容易赢得学生的信任。因此,班团组织的建设应同时强化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角色,关注每个角色主体性作用的发挥,二者互为主体、相互促进。

  2.目标:主体性发展

  班团组织中教师和学生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师生双方主体性的发挥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教师主体性的发挥是为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于教师主体性的引导,而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发展又可促进教师主体性的发挥和发展。在两个主体性的相互作用之中,学生不断得到改造、进化和发展,教师不断得到充实、丰富和提高,双方共处于一个和谐、协同的活动统一体中。因此,“教学相长”的原理在教育的双主体性相互作用规律中可以得到诠释和印证。

  实现师生双方主体性的发展,首先需要激发主体意识。主体意识是作为主体的师生双方对于自己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5]只有使教师和学生认识到自身所具备的主体权利,才能够真正在高校中确立自身的主体地位,也才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此外,要明确师生双方的主体地位,通过学习和锻炼,不断提升主体能力;通过交流和协作,不断巩固主体关系。在班团组织建设中由辅导员(班主任)担任组织者、指导者和监督者,保证组织建设方向上的正确性,执行上的真实性。

  3.原则:全员性参与

  班团组织具有多样性,组织中的每个人在思维、兴趣、才能、禀赋上都有所差异;班团组织体现着平等性,组织中的每个人无论学识高低、能力大小都有参与建设的权利。因此,班团组织建设中要坚持全员性参与的原则,鼓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辅导员(班主任)要在日常工作中通過班团会议、走访宿舍、谈心谈话等形式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在沟通交流中把握学生的特点,了解学生的需求。要引导学生参与到活动的策划、筹备、实施和评价中。在整个过程中尽可能地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和优势,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这样不仅能集思广益,使活动更切合实际、更具可行性,而且能更加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学生的主体能力。

  4.保障:深度性辅导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形势、新情况,尤其是“90后”大学生在理想信念、学业、情感、生活、价值观和心理等方面都有或多或少的困惑,给班团组织建设提出了挑战,同时也是其加强建设的意义所在。

  为保障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和班团组织的建设,辅导员(班主任)应该开展深度辅导。“深度辅导”是指深入、动态地了解学生,根据学生成长发展需求,辅导员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业、情感、心理等方面的深层次辅导。深度辅导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师生聊天、谈话和谈心,而是有着很高专业化、科学化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一种“心与心”的沟通,智慧与智慧的交流,灵魂与灵魂的体验。深度辅导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能够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能够为班团组织建设提供保障。

  班团组织建设的模式探索

  针对当前班团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全国高校思政会议的要求,本研究以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为视角,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论为理论基础,探索班团组织建设的新模式。

  1.民主自治参与模式

  班团组织中的大学生都已经是成人,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崛起,有独立见解,有成长发展的强烈愿望。因此,班团组织作为师生成长发展的共同体,实现班团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要营造民主的氛围,既要关注多数人的意志,又要照顾少数人的诉求。为满足师生的共同需求,构建民主自治参与式的班团组织模式。

  班团组织的建设,一是强调学生共同参与,以杜威为代表的教育思想家提出“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6]该模式强调学生深入到班团组织建设中,通过参与可以获得认知、技能、价值观等多方面的收获,从而产生重要的正向积极影响作用[7]。二是强调民主自治,班团组织建设尊重学生主体意愿,辅导员(班主任)在班团活动中指导学生参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在深度辅导的保障作用下寻求学生的需求点,努力实现全员参与。

  辅导员(班主任)在该模式中的作用是引导、辅导和指导,不能包办、强制和越位。曾荣获北京市“我的班级我的家”一等奖的北京师范大学某班级曾对此模式进行了尝试和探索:班委、团支部委员完全民主选举,在辅导员(班主任)的指导下班委自治班集体;民主表决成立了“四叶草教育感恩基金”,并成立管委会,全班所有成员共同参与,四年来筹集五万余元经费,资助一百余名贫困儿童。

  2.“一人一角色”模式

  日本著名教育社会学家片冈德雄在其著作《班级社会学》中提出了“参照群体”班级观,构建了 “一人一个角色的全体参与”的班级管理方法,该模式适合主体性发展视角下的班团组织建设。具体来讲,就是要丰富班团组织中的角色,努力实现每名学生在班团组织建设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即使是没有规定的角色也可以根据学生特点设置角色,目的是为学生创造参与班团组织建设的机会。“一人一角色”使得师生双方都能够在集体中承担责任、服务于集体,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和提升主体能力。

  一方面,这样做能够增强师生的集体意识和班团组织的凝聚力;另一方面,能使他们获得班团管理主人的积极体验,从而激发主动参与班团组织建设的积极性,并从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管理他人、学会自我管理。此外,“一人一角色”全体参与的方式还有助于实现个性化教育,关注个体差异性。曾荣获“北京市先进班集体”和“标兵团支部”的北京师范大学某班级对此模式进行了实践探索,每名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等成立了七大兴趣小组和奖学金评委会、班团理财委员会等,每名学生都有一个或者多个角色,促进了每名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3.朋辈互助建设模式

  在班团组织建设中,有辅导员(班主任)和本班团的学生两部分成员,为了增强班团组织建设的实效性,介入外在朋辈的力量。辅导员虽然是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但是面对学生数量多、事务性工作繁琐的现实,对本班学生的指导和辅导往往力不从心,请高年级学生介入与学生建立朋辈互助关系,可以在学业、生活、心理和情感上给予帮助和引导。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家试点学院)大力实践探索朋辈互助建设模式。首先,通过本科生导师制帮助每名新入学的本科生找到“师门”,师门有高年级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了解整个大学和所学专业的情况;其次,通过学生会和社团举办“学长计划”,在学部层面选取曾经获得过国家奖学金的大学生与本科新生的宿舍建立学长关系,帮助学生解决学业和生活上的实际问题;最后,班级还组织了与高年级“一对一”结对子活动,使得每名新生都有至少一名学长结伴同行。朋辈互助建设模式,解决了很多辅导员(班主任)甚至是其他教师难以解决的问题,为班团组织建设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交往性。

  参考文献:

  [1] 郭文安.主体教育思想发展的回顾与前瞻[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5):1-6.

  [2] 盛佳伟.新形势下高校班集体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5):139-141.

  [3]王鉴.也论班级的性质[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4(6):11-13.

  [4]顾建军.浅析教育的双主体性特征[J]. 教育科学,2000(1):1-5.

  [5]仪建红,杨波,李晓惠.浅议大学生主体性教育的内容[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16(7):103-105.

  [6]布鲁纳.杜威教育哲学之我见[J].伟俊,钟会,译.外国教育研究,1985(4):17.

  [7]王媛.新疆高校本科学生参与度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6.

  推荐阅读:如何加强高校班级文化

  这篇班级管理论文发表了如何加强高校班级文化,对于高校来说班级文化是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校班级文化存在着割裂或者笼统的研究模式,如何才能进一步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呢?论文从不同年级阶段的文化构建以及递进式加强和深化已有的文化积淀等方面入手,推动班级文化建设的创新与发展。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