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 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论文发表专业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试论加强网络文化管理的有效手段

发布时间:2018-05-17所属分类:管理论文浏览:1

摘 要: 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网络文化建设也被人们重视起来,文本先是介绍了网络文化与网络文化管理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我国网络文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制定了网络文化管理的相关对策,为构建我国特色网络文化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文化,网络文化管理,和谐

  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网络文化建设也被人们重视起来,文本先是介绍了网络文化与网络文化管理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我国网络文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制定了网络文化管理的相关对策,为构建我国特色网络文化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文化,网络文化管理,和谐管理

网络文化建设

  互联网起源于美国国防部于1968年研制的用于支持军事研究的计算机实验网ARPANET。90年代初期,随着WWW的发展,互联网逐渐走向民用。我国互联网的起步较晚,但发展却非常迅速。1987年,钱天白教授发出了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1990年有了自己的CN顶级域名;1994年接入国际互联网;1995年出现了商业网的雏形。

  而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达到5.13亿,普及率达到38.3%。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如何对网络文化进行有效管理就成为我国政府所迫切需要予以解决的难题。因此,对我国网络文化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合理有效的网络文化管理途径就显得尤为紧迫。

  一、网络文化与网络文化管理

  (一)网络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网络文化是以网络为媒介,以文化为内核,在网络开放的虚拟空间中自由实现多元文化信息、多样艺术形式的创造,获取、传播、交流与融合,并影响和改变现实社会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网络文化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存在,它不是全民的文化,而是网民的文化。它只是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作用于社会文化,进而影响到其他人的文化选择和价值取向。

  网络文化除具有所有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外,其本身还体现出现代科技的特性:

  (1)快捷性。网络这种新的信息传递方式不仅可以跨越时间与空间,更能使信息的发布者与接收者几乎同时密切地互动,以快捷的信息交流方式服务于人类;

  (2)自由性。网络技术的运用,实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互动而达到的精神自由;

  (3)开放性。开放性是网络的根本特征之一。开放与共享也是一脉相承的,网络在现实发展中也始终遵循着开放与共享的精神;

  (4)互动性。网络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互动提供前所未有的工具。人们可以多对多的方式进行沟通,打破了传统文化中单向的传播方式,信息的发出者还可以是接收者,人们即是参与者,也可以是制作者,具有双重性。

  (二)网络文化管理的内涵及手段

  本文认为,网络文化管理,就是为了保证互联网文化健康、有序地发展传承,由政府网络文化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非政府组织依照法治的理念,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对互联网使用者、从业者进行的互联网文化活动以及由此衍生的互联网文化产品进行规范、协调、控制的管理活动。

  网络文化管理常见的手段有如下几种:

  (1)立法控制。主要是互联网信息服务、互联网著作权保护、公民隐私权保护以及未成年人保护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依据法律法规对网络文化进行管理。

  (2)行政监管。行政监管是实施互联网立法管理的辅助手段。我国政府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互联网文化管理方针,坚持属地化管理原则,谁审批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初步探索出一套基本的互联网文化行政监管办法。

  (3)技术监督。技术监督主要是针对互联网有害信息,通过设置防火墙,封锁敏感网站;安装过滤软件,过滤敏感词汇及其相关网页;实施网络终端全程监控,在网吧安装报警软件等方式来控制与防范有害信息的传播。

  (4)行业自律。从事互联网行业的网络运营商、服务提供商、设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商以及科研、教育机构自发成立互联网自律组织,强化自我约束、互相监督、公平竞争、健康发展。

  (三)网络文化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加强网络文化管理,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人类精神文化活动向互联网的延伸,孕育了具有信息时代特征的网络文化,极大的改变了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重要的文化创作生产平台、文化产品传播平台和文化消费平台,网络文化已经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网络文化管理有利于繁荣发展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其次,加强网络文化管理,是占领思想文化阵地、促进社会和谐、确保文化信息安全的迫切需要。互联网在促进整个社会文化发展和创新的同时,加剧了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使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更加凸显。境内外敌对势力把互联网作为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的重要途径,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利用各种机会散布谣言、歪曲事实、借题发挥、恶意炒作,企图扰乱人们的思想,严重危害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只有加大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力度,用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抵御敌对势力的渗透攻击,确保国家文化信息安全。

  再次,加强网络文管理,是顺应人民群众强烈愿望、净化网络文化环境、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迫切需要。在我国网民当中,青少年占绝大多数,他们的思想倾向、文化情趣、综合素养,关系到能否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于技术和管理等多方面复杂原因,使得网上有害信息、腐朽文化难以得到有效控制,网络色情、暴力、赌博、欺诈等问题屡禁不止,严重侵蚀青少年的心灵,败坏社会风气。所以,必须要加强网络文化管理,为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创造良好网络文化环境。

  二、我国网络文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观念比较陈旧

  当前我国网络文化管理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管理观念不适应造成的。一谈到网络文化管理,我们所能表述的理念、所能用到的方法,往往停留在传统媒体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上。在管理实践中遇到的种种尴尬和无奈反复告诉我们,用管理传统媒体的理念和方式显然不能适应网络文化管理。网络文化管理,包括网站、网吧、网民、网络行为等方方面面的管理,我们对网络文化管理的特殊性认识还不够,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二)管理法规较为滞后

  尽管我国出台了不少有关互联网和网络文化管理的规定,但总体上还缺乏有效的法律规范支持,很多领域处于一种无法可依的状态。迄今为止,我国针对互联网监管的只有一部准法律性文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其余多为行政规章,多以“暂行规定”、“管理办法”、“条例”等命名,法律位阶较低。而这些规章又大多是各利益部门根据自身需要所制定的规范,从颁布的主体、时间、内容上看都不能够适应互联网飞速发展的需要。互联网文化所具有的独特性能,价值观念、传统习惯的不一致,都使得互联网文化立法、执法面临事实上的困难。

  我国管理部门对于网络文化管理主要采用“事后”处理而非预防性的“事前”监管。往往是在确实损害相关利益方的利益时,才开始制定相关政策法规,而不是根据相关的规范制度从一开始就进行有效地规范。如目前在我国互联网上盛行的对短片、图片、真人等进行“恶搞”的行为和网络视频,如“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中国队勇夺世界杯”,辽宁女孩辱骂四川地震灾民、艳照门等都对当事人、社会造成很大影响,相关管理部门才开始酝酿出台相关的互联网管理条例。同时,我国网络文化管理方面的立法规定过于宽泛,重复内容多,可操作性较差。

  (三)管理体制不够合理

  虽然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对于网络文化管理耗费了大量的精力,然而现实的执法效果却并不理想:一方面,不少管理部门存在只重审批、忽视管理的现象;另一方面,各部门条块分割,管理职能交叉,出现了事实上的推责任、争利益的畸形管理。我国现行网络文化管理体制决定,在对互联网文化进行管理时,必须由公安、通信、工商、电信运用企业等部门共同执法,否则执法效果无法保证。因此相关互联网行业主管部门是否配合,就成了互联网执法能否发挥效力的关键因素。

  比如对于互联网上违法和不良新闻信息传播执法,涉及多个管理部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这是与传统执法巨大的不同之处,也是网络管理混乱存在的体制性问题。由此可见,缺乏一个集中的网络文化管理机构,使得我国对网络文化管理呈现部门管理权重叠的现象,这是对行政资源的极大浪费。

  (四)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一些商业网站,特别是不少小网站缺少社会责任,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在娱乐节目和社会新闻上大做文章,猎奇新闻、八卦新闻、虚假报道和有偿新闻充斥其间。面对新兴的互联网文化产业,人才短缺是一个严重瓶颈。互联网文化队伍不仅数量上不足,而且人才构成也不平衡,管理人员中缺乏复合型人才。互联网文化的管理人员应该是既精通网络信息技术,同时又是法律专家、文化管理专家、思想政治工作专家。如果只精通网络信息技术,而不通晓法律知识、文化管理知识、思想政治工作知识,都不能有效实施互联网文化的管理。我国目前缺乏的正是这类人才。

  (五)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互联网技术是创新速度最快的技术领域,能否掌握互联网技术并实现持续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网络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前途。由于互联网的核心技术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手中,尽管我国网络硬件和软件产业发展迅速,但跟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差距不小。基础设施薄弱直接导致管理技术的不成熟,管理盲区大量存在,制约管理效果。互联网文化对加强网络的技术监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网络技术发展的程度还远远落后于网络文化发展速度,提供网络文化的技术监管也是网络文化管理的重要方面。

  三、加强我国网络文化管理的对策思考

  (一)树立“和谐管理”理念

  “和谐管理”的主要宗旨就是实现组织的平衡、稳定、协调和优化发展。具体到网络文化管理方面,一是要保证内部利益的和谐。根据“和谐管理”理念,互联网文化内部利益的和谐就是要协调网民、网络运营商、互联网文化管理者内部和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各取所需、共同发展的和谐局面。二是要保证外部环境的和谐。

  网络文化管理的外部和谐是指互联网文化管理要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和行业市场等的发展相和谐。在我国,党管媒体是我们一贯的政策,这一政策从传统媒体延伸到网络媒体是历史的必然,政府对网络文化的管理是与网民的政治环境相一致的。在网络技术的开放、推广与普及的不同阶段,政府应该根据社会经济情况的实际出台相关政策,对互联网文化行为进行适当的引导与调节。

  (二)加强网络文化法制建设

  网络文化是一种国际文化,我们必须依靠法律的规范,才能在国际上掷地有声,不被国际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制造不利于我国互联网文化发展的舆论。推进互联网文化管理法制化进程,首先要加快互联网文化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提高立法质量,把网络管理的立法工作纳入到国家整个法制建设的框架中思考设计。

  其次要跟踪互联网文化发展的新动态,加快立法进程,使互联网文化管理做到有法可依。再次要严格执法,对互联网上的违法犯罪活动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障国家的网络文化安全。在此基础上,加快管理制度的创新,加强运用行政手段加强对互联网文化的管理。

  (三)理顺网络文化管理体制

  我国网络文化管理部门职责分工横向交叉、条块分割现象严重,既造成了各管理部门利益向前冲、责任向后退的畸形管理,又浪费了管理成本。九龙治水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三个和尚没水吃。

  所以,在网络文化管理部门的改革上,我们也要实行大部委制,将涉及互联网文化管理部门的相关职能进行整合,在中央政府设置一个拥有权威性的决策协调机构,成立新的互联网文化管理强力部门,决定互联网方面的建设规划、金融扶持、效益评价、网络信息安全等方面的重大事宜,代表政府统筹管理互联网文化事业。

  如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网络新闻宣传职能、公安部的网络监管职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电信管理职能等进行重新整合,可以减少执法层级,节约资源。

  (四)加强网络文化管理队伍建设

  一是要实行网络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向管理传统媒体的从业者一样,将互联网从业人员逐步纳入组织劳动人事部门专业技术岗位管理范畴,实现持证上岗。设置互联网信息服务从业人员的准入机制。

  二是要加大培训力度。网络文化队伍既包括网络文化的建设人才,也包括网络文化的管理人才。首先要着力培养网络文化创意、技术、管理、营销等专业人才,努力形成一支与市场相适应、与品牌相适应、与经济规模相适应的互联网文化人才队伍。其次,要优化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培养一批能够立足信息科技发展前沿、具备较强研发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

  三是要建立明确的奖惩制度。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约束,定期考核,对严重违规违纪的,要严肃处理直至取消职业资格。

  (五)加速研发技术管理软件

  网络文化是一种技术文化,技术的发展既有可能给互联网文化带来某种威胁,也一定可以运用它来消除这种威胁,技术在防范互联网文化的偏向问题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技术手段对网络文化进行管理,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对信息技术产品的监控与管理,开发防攻击入侵检测技术、防网络游戏成瘾技术,有效运用智能搜索、舆情监控及预警等新技术为网络文化管理服务。二是要加强互联网安全体系建设,加速研发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加密技术、数字签名技术,密钥密码技术等。

  三是要紧跟世界文化科技发展脚步,加速互联网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提高互联网文化装备制造技术水平。四是要开展虚拟人身份认证技术研究,使网络世界中主体真实身份能够确认,提高互联网道德伦理指数。五是要积极开展与各国政府及相关国际组织在互联网技术、标准规范、资源分配、网络接入、互联网治理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结论

  网络文化管理在我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本文对网络文化、网络文化管理的基本内涵进行了简单概括,从网络文化对我国当代社会影响的角度阐述了我国网络文化管理的必要性。同时,也深入分析了我国网络文化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对较为实际的、具有一定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加强网络文化管理,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加强网络文化管理,是占领思想文化阵地、促进社会和谐、确保文化信息安全的迫切需要。加强网络文管理,是顺应人民群众强烈愿望、净化网络文化环境、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迫切需要。

  第二,我国网络文化管理存在着管理观念比较陈旧、管理法规较为滞后、管理体制不够合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等问题。

  第三,我国需要从树立“和谐管理”理念、加强网络文化法制建设、理顺网络文化管理体制、加强网络文化管理队伍建设以及加速研发技术管理软件等几个方面加强网络文化管理。

  参考文献:

  [1] 杨桦,王益富.文化管理:引领管理革命的新范式[J].商场现代化,2007(49):161-162.

  [2] 路宁,钮铮.关于中国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J].社科纵横,2007(6):69-70.

  [3] 苏振芳.加强网络文化管理促进和谐网络文化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2007(7):9-10.

  [4] 谢劲良.当文化遇到网络--关于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研究[J].中国电信业,2008(1):48-49.

  [5] 钟瑛.我国互联网管理模式及其特征[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3-35.

  [6] 李海红.网络文化建设的政府责任[J].领导之友,2011(4):46-47.

  相关范文阅读:研究生论文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思考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网络科技发展也是非常迅速的,在媒介时代,信息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交流信息的重要平台。本文是一篇研究生论文,主要论述了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思考。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 SSCI 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