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 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论文发表专业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护理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14-03-31所属分类:护理职称论文浏览:1

摘 要: 护理颅脑损伤患者要求护士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专业素质及敏锐的观察能力,准确地对病情进行判断和评估,以便更好地掌握其疾病的演变过程,采取有效措施对患者预后具有深远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观察,护理,护理论文范文

  【摘要】护理颅脑损伤患者要求护士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专业素质及敏锐的观察能力,准确地对病情进行判断和评估,以便更好地掌握其疾病的演变过程,采取有效措施对患者预后具有深远的临床意义。

  重型颅脑损伤是指按GCS昏迷分级法3~8分,且伤后昏迷在12h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再次出现昏迷,伴有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及生命体征变化。它是外科创伤中最常见且最严重的一种损伤,病死率高达70%~80%。多发青壮年,其预后与护理有直接的关系。护理论文范文《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是国家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医学学术期刊,由吴咸中院士、李恩教授担任名誉主编,王宝恩、田从豁、王米渠等知名专家担任编委。国外发行: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代号DK13012。该刊从2001年1月起,经新闻出版局批准由半月刊改为旬刊,每月1日、10日和20日出版。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重型颅脑损伤病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11~69岁,平均33岁;脑挫裂伤10例,硬膜外血肿6例,硬膜下血肿7例,原发性脑干损伤3例;其中14例在全麻下行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10例行钻孔引流术,11例行气管切开术,保守治疗2例。

  1.2结果采用GCS预后评估标准,26例患者中治愈18例,死亡4 例,2例仍行气管切开呈昏迷状态,有不同程度后遗症2例。

  2病情观察

  2.1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降低颅脑损伤死亡率的关键是早期做出颅内血肿的诊断,在脑疝出现之前及时手术,而患者的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的改变是早期诊断的关键。意识是判断患者病情轻重及脑功能状态的可靠指标之一。观察患者意识状态,不仅要了解有无意识障碍,还应注意意识障碍的程度及变化。瞳孔是判断颅脑损伤后病情变化的一项重要指标。观察瞳孔的大小、形状、对光反射的灵敏度及两侧是否对称、边缘是否整齐。出现瞳孔进行性散大,伴有严重意识障碍和生命体征变化,提示脑疝的可能;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护理人员应随时观察并做好记录,如:颅内高压临床表现为收缩压增高,脉压差增大,脉搏和呼吸变慢即“一高二慢”,外伤后应每15~30min测血压、呼吸、脉搏1次,并记录。

  2.2血氧饱和度(SaO2)的监测重型颅脑损伤者大多有低血压和低氧血症。临床研究证实:外伤造成的脑损害是受伤即刻至伤后几小时到几天内逐渐发展深化形成的继发性脑缺血。这种外伤继发性脑缺血性损害分为两类:一是局部微循环障碍性缺血;二是系统供血不足性全脑缺血。前者主要局限于挫伤灶及其邻近区域。后者最常见的原因是颅内压增高和低血容量性休克,一般发生在伤后1~3h,此时脑灌注压显着降低,脑水肿加重。组织对缺氧极为敏感,及早合理给氧是提高血氧浓度,减轻脑组织损伤的关键。充分给氧,减少呼吸无效腔和气道阻力,可改善脑缺氧,使颅内压下降1~2kPa。可根据不同血氧饱和度选择氧流量,使给氧达到最理想的效果。SaO2在96%左右,可间断吸氧或不吸氧;当SaO2在停止吸氧5min后还能保持在90%时,可改为低流量吸氧;当SaO2低于85%时,应增加氧流量或持续大流量吸氧。

  3护理

  3.1快速建立有效静脉通道建立良好而有效的静脉通道是抢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成功的关键和前提之一。急诊时,可在患者四肢选择较粗的静脉穿刺,快速滴注脱水剂,减少脑组织水肿,降低颅内压。深静脉置管具有方便、快捷、创伤少及输液速度快等特点,且可通过导管监测CVP,及时了解液体平衡及心功能状态。另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通过导管输注高热卡、高密度液体进行营养支持,对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保护外周静脉,加快患者的康复有重大意义。

  3.2呼吸道的护理

  3.2.1保持呼吸道通畅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故应采取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如有舌后坠引起的窒息可用舌钳迅速牵出后坠舌体,必要时放置口咽通气。对损伤严重且咽部分泌物滞留者,如颅底骨折合并严重颌面部外伤,在清理咽部分泌物和血液的同时,马上选择气管插道。对呼吸减弱,潮气量不足者,应及早准备呼吸机。

  3.2.2吸痰及时彻底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和血液。从口腔、鼻腔或气管插管处深入气管内吸痰。为彻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采用翻、拍、滴、吸结合的护理方式。翻:定时更换体位每2h翻身1 次;拍:吸痰前要给患者翻身叩背,叩背是四指并拢,手背弓起,由下而上,由四周向肺门,以便于痰液的彻底吸出。使痰液不至于淤积,从而达到顺位引流,通过外力震动背部,使痰液从小支气管流入大支气管易于吸出;滴:吸痰前滴入生理盐水或加氨溴索注射液,使其刺激咳嗽稀释痰液,帮助排痰吸痰。吸痰时由浅入深,先吸近后吸远处,避免将痰液推下,选择比较柔软的一次性硅胶管,以防黏膜损伤,吸痰一次换吸痰管一根,防止交叉感染。吸痰后听诊肺部,评价效果,观察痰的性质、颜色及量、粘稠度。

  3.2.3气管切开的护理患者气管切开后,给予雾化,湿化液用生理盐水100ml加氨溴索30mg 3~4次/d,通过临床观察,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保持气管套管上覆盖的纱布湿润,避免吸入干燥空气。有痰污染时及时更换纱布,减少痰痂形成和感染发生。如果痰液过于稀薄,需经常吸痰时,提示湿化过度,应适当减少湿化液量。

  3.3五官皮肤的护理颅脑损伤常引起脑脊液鼻漏、耳漏,昏迷患者常因眼睑闭合不全发生角膜炎、角膜溃疡,口腔因分泌物积聚而发生感染,患者不能自主更换体位,受压部位易引起压疮。因此这类患者应加强基础护理,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洗眼部 2~3 次,再滴入抗生素眼药水,眼睑不能闭合者外涂抗生素眼膏或盖凡士林纱布以保护角膜;每天做好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等并发症;每2h翻身1 次,在翻身的同时注意受压部位的按摩,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必要时患者应使用气垫床。昏迷患者要注意保暖,定时叩背排痰,清理呼吸道,预防坠积性肺炎。

  3.4营养支持及鼻饲的护理颅脑外伤或术后采用静脉输液补充热量,输液总量一般不超过1500ml,以防止脑水肿的发生或发展。以后可根据患者的意识状态和胃肠功能改为流质饮食或鼻饲饮食。营养液应现配现用,以防营养液过期变质。对长期昏迷患者,若肠鸣音恢复后,可采用鼻饲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于消化的流质饮食,一般可用混合奶;另有条件可选用肠内营养液。应由少到多,循序渐进,少食多餐,每次不超过200ml,定期评估患者营养状况,鼻饲前要吸尽呼吸道痰液,抬高床头 15°~30°,鼻饲 30min内不要翻身,以免食物反流,误吸气道。每次鼻饲后予温水适量冲洗鼻饲管内腔,每周更换鼻饲管1次,持续鼻饲至患者恢复吞咽。

  3.5泌尿系的护理对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易发生泌尿系感染。根据病情决定尿管放置时间,昏迷者放置时间相对较长,要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每日尿道口护理两次,每日更换尿袋,定期更换导尿管,防止尿路感染,冲洗膀胱时,保持尿管口与引流口无菌,防止上行感染,患者意识状态恢复后,要定期放尿训练膀胱贮尿功能,患者尿意恢复后可考虑拔管。

  3.6引流管的护理脑室引流管的高度要高于穿刺点水平位置15~18cm,以维持一定的颅内压,脑脊液引流量每日不超过200ml。普通头部引流管无高度及引流量限制。保持引流管通畅,每日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色、质、量。检查固定位置,防止引流管脱出,避免引流管受压、脱落、扭曲、折叠、移位、堵塞、漏液,适当限制头部活动,局部保持清洁,防止感染,引流袋不可高于头部,搬运患者要夹闭引流管,防止逆流引起颅内感染。引流时间一般3~7天,拔管前2~4h内仔细观察患者有无头痛、呕吐等症状,严格消毒下拔管,立即加压包扎局部伤口,敷料保持干燥,并观察局部伤口有无漏液、渗出,及时处理。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咳嗽,以免颅内压过高,若脑脊液从未愈合伤口处渗出,会增加颅内感染机会。

  3.7高温的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的高热多为中枢性,较为顽固,用一般的药物效果欠佳,此类患者应用冬眠低温治疗。患者置于空调病房,以增加体表散热效果。给予冰帽或冰枕降低脑部温度,配合冬眠药物及适当剂量的肌肉松弛剂,用静脉泵泵入,根据病情调整速度。使用冬眠合剂联用降温毯,给冬眠药后30min采用降温措施。降温速度以每小时1℃为宜,降温标准以肛温32~35℃为宜,一般持续3~7天。冬眠降温期间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防止冬眠所致低血压发生,防止降温所致局部冻伤。

  3.8功能锻炼预防发生废用综合征。颅脑损伤的患者常发生肢体瘫痪,每天坚持肢体按摩并辅以关节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病情稳定者配合康复理疗,防止肢体挛缩和畸形。对于言语及听力障碍的患者加强语言功能训练,昏迷患者要定时呼唤其名字,并跟他(她)简单交流,以唤醒患者的记忆,促进其意识恢复。

  3.9心理护理家属是患者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病过程中十分重要且不可缺少的角色。由于颅脑外伤的患者伤情发生突然,患者的家属及清醒患者对病情缺乏了解,焦急心情严重,在执行临床护理工作的同时,应抓紧时间协助医生对其进行健康宣教,以帮助他们了解病情及护理方法,以期待得到家属及清醒患者的配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多见于青中年人,患者清醒后会出现一些神经系统症状。护士应及时主动地站在患者身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鼓励患者及家属树立信心,并将有关功能锻炼的常识教给患者及家属,以取得他们的配合,达到早日康复。针对不同的心理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同情、关心、鼓励患者,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根据不同的残疾制定不同的康复计划,进行有规律的功能锻炼,减轻消除疾病。对带残出院者,做好出院指导以及定期复查,帮助患者早日恢复生活自理和工作能力。

  4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多,如发现不及时,会失去抢救时机。同时患者伤后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并发症多,一旦发生严重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将同样危及患者的生命。通过对2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笔者体会到:耐心细致的观察能及时发现病情的细微变化,从最初发生的体征改变了解到病情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加之严格实施各项护理措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肢体的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 SSCI 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