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 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论文发表专业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学习深海科技基地建设的国际经验

发布时间:2022-04-26所属分类:工程师职称论文浏览:1

摘 要: 2011年 1月 28~29日深海基地建设国际经验研讨会 在上海举行交流了国外建设深海基地的历史经验与现状及国内深海科技与基地建设的进展和前景。其中选出 5篇文章作为 深海科技基地建设 专题在此发表。 当今世界的海洋开发正在从浅水向深海拓展 而我国的海洋事业近年来也

  2011年 1月 28~29日‚“深海基地建设国际经验研讨会 ”在上海举行‚交流了国外建设深海基地的历史经验与现状‚及国内深海科技与基地建设的进展和前景。其中选出 5篇文章‚作为 “深海科技基地建设 ”专题在此发表。

学习深海科技基地建设的国际经验

  当今世界的海洋开发‚正在从浅水向深海拓展‚ 而我国的海洋事业‚近年来也出现了 600年不遇的发展期。因此‚增强我国深海科技实力‚设立国家深海科学大工程‚已经是学术界共同的呼声‚深海基地建设也就成为热门话题。

  与此同时‚我国的科技事业正在经历着自己的转型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原来常用的科技组织模式正在经受挑战。对于发展深海科技来说‚这种挑战更有实际意义:既然我国深海研究的原有基础如此薄弱‚何不将建设和转型结合起来‚按照新的模式发展我国的深海科技?由此产生的一项任务是要对国际经验作调查研究。不仅要知道发达国家的深海科技基地是什么样的‚ 还要知道他们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为此‚同济大学中国科技管理研究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上海海洋科技研究中心 (筹 )和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于 2011年 1月 28~29日在上海共同召开了 “深海基地建设国际经验研讨会 ”。来自 12个城市 21个单位的 39位科学管理工作者和院士、专家共聚一堂‚ 交流信息、交换观点‚其中 5位专家应邀专程从美国、日本和加拿大前来参加会议。

  会上听取了 13个报告‚其中 7个介绍国外建设深海基地的历史经验与现状‚6个介绍国内当前深海科技与基地建设的进展和前景。会议的发起单位还在事先准备了 “国际深海科技基地建设实例 ”一册‚汇总了美国等有关基地材料‚提供会议参考。国外的经验表明‚深海基地建设的基本要求在于科学和技术的结合‚由于深海研究的风险高、难度大‚对于技术质量和海上试验都有着特殊的要求。同时‚ 世界上的深海科技基地具有多样性‚既有全国装备高度集中的实例‚如 2004年后的日本‚也有多个基地拥有装备但又各具特色的‚如当前的美国。在体制上既有直属政府管理的‚也有由私营单位建立和非赢利性经营的深海基地。无论采用何种形式‚由于深海研究的昂贵成本‚广泛采用的是相互联合、船只与设备公用、数据共享的运行模式。

  相关知识推荐:职称论文发表旬刊行吗

  在讨论中注意到‚近年来我国对深海研究的关注和投入迅速增加‚但是至今缺乏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基地、缺乏公用的调查船队和试验平台、缺乏数据资料的共享体制‚这些不足已经严重阻碍着深海科学和工程的发展。为此会议认为:根据我国现状、参考国际经验‚尽早建设深海科技基地‚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对于深海基地的性质和建设途径‚会议提出几点建议:

  (1) 技术发展应当为需求服务。深海基地技术装备的设置和发展‚必须针对国家需求和科学目标‚ 而不是发展了技术再找用途。具体说‚基地建设规划必须将科学与技术结合起来一起制定;进一步说‚ 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也必须反映在资助系统、重大项目和人才培养之中。

  (2) 基地建设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深海科技发展的前景‚最终取决于人才。世界上成功的深海基地‚无一例外也都是人才培养的高地。因此必须把人才培养作为深海基地的重要任务‚从一开始就有意识地将基地建设和人才建设结合起来进行。

  (3) 建设不同类型的深海基地。国外的深海基地具有多样性‚反映了不同的科学需求、地理特色和原有基础。深海装备价值昂贵‚需要相对集中;同时我国海域辽阔、差异显著‚需要建设不同类型的深海基地‚各自发挥优势、形成特色‚从不同角度为整体的国家目标服务。但是切忌急躁冒进、盲目建设‚更不能闭门造车、一拥而上。

  (4) 实行开放机制和协调发展。鉴于深海研究多学科和高成本的特点‚为提高效率计普遍采用联合形式。而我国现行机制严重落后‚必须尽早扭转‚ 加速推行协调和开放机制‚提倡多单位的研究联合体‚组织跨部门的联合项目和联合航次‚实施设备和数据的开放共享机制。基地建设本身‚就应当在肯定各部门、各地方积极性的同时‚加强全国范围内的相互协调‚错位发展‚减少重复。

  (5) 推行基地运行的多种机制。国外的深海基地运行机制多样‚既有由政府直接投资、直接管理的‚也有政府通过合同外包、交由企事业 (包括非公营 )单位管理的‚还有私人基金会出资进行非盈利运行的。我国目前只有依赖政府机构直接投资和管理的单一模式‚后两种形式国外行之有效‚但在我国缺乏经验‚应当通过试验积极推广。

  两天的会议使我们相信‚我国向深海进军的科学春天已经来临‚只要主管部门和科技把握时机、瞄准需求、放眼全球、博采众长‚必将能以非常规的发展速度‚在不远的将来进入国际前沿。

  为了将会议取得的认识与主管层和学术界共同分享‚特地从会议的报告和交流材料中选出 5篇‚组成专题在这里发表。其中第一篇 “海洋科学和技术协同发展的回顾 ”‚试图用 19世纪中叶以来学科发展的历史‚来说明海洋科学是如何与海洋技术协同发展的。新的技术开创了新的科学时代‚新的科学问题又引导出技术上的创新。发人深思的是我国的海洋、尤其是深海研究‚应当如何在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上向前发展。

  “美国的两大海洋观测系统 ”一文介绍了美国 2 个不同的海洋观测系统:OOI是政府部门业务化管理的海洋观测网‚IOOS是基金委支持的科研系统海底观测网‚两者相关而不相同。如果再加上海军使用的声学检测网‚就不难注意到深海科学工程的多样性。海洋的设备公用和数据共享不应当被误解为独家经营‚重要的是针对不同部门的需求、发挥不同系统的积极性。

  “一所独特而令人深省的海洋研究机构 ”介绍了美国的蒙特利湾水族馆海洋研究所 (MBARI)。这个依靠私人捐款 (私人基金会 )投资、以深海科学技术为对象的研究所‚完全按照建立者特定的模式建立‚避免了公营单位的弱点‚一切以创新为目标‚ 经过 20多年来的迅速发展‚一跃进入了国际学术界的最前沿‚并且为世界各国的同行提供服务‚如我国的第一套深海海底观测装置‚现在也正在该所的观测网上进行海试。

  “加拿大‘海王星’海底观测网 ”介绍了世界上第一个深海海底大型联网观测站——— “NEPTUNECanada”。值得学习的不只是它组网结构与学术目标的先进性‚更为重要的是它的国际合作与开放性。在建设过程中‚它汇集了欧、美、日科技界的智慧和努力;在产出的成果上‚又体现了向全世界开放的新型合作概念‚因为 NEPTUNE-Canada的观测数据‚是在网上向全球开放的。

  2010年的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向正在升温的深海开发热潮灌了一份清醒剂:人类要学会和深海相处‚必须未雨绸缪、格外谨慎。 “海底节点长期地震观测 ”一文‚介绍了用地震手段对于海底石油开发作长期观测的新思路、新方法‚有望对海底油田的开发过程进行全程监测‚从而降低海底事故的发生率。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提出利用海底进行二氧化碳的地质封存‚更加需要这种新方法对海底进行长期监测。

  深海科技基地的建设‚是我国科技界面临的重要而又不熟悉的课题。以上 5篇文章‚从历史、管理和技术等不同角度提供了国际经验和动向。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相信通过介绍的几个个例‚能够使我们管窥全豹‚从中受益。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 SSCI 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