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 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论文发表专业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社交媒体头像呈现与使用动机研究

发布时间:2019-05-21所属分类:教育论文浏览:1

摘 要: 摘要:社交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丰富了用户自我呈现的策略和手段,其中社交媒体头像在用户形象形成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不同用户的头像选择千差万别。为分析社交媒体使用动机与用户头像选择之间的关系,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

  摘要:社交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丰富了用户自我呈现的策略和手段,其中社交媒体头像在用户形象形成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不同用户的头像选择千差万别。为分析社交媒体使用动机与用户头像选择之间的关系,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分析法具体探究大学生微信应用中头像选择现状,以及其使用动机与头像选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大学生微信用户在头像选择上不愿透露过多真实信息,同时倾向于对照片进行修饰;娱乐性动机、扩新动机和从众动机在不同方面均对用户头像选择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社交媒体,使用动机,自我呈现,头像,隐私保护,大学生群体

心理发展与教育

  自我呈现是社会交往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互联网时代下,社交网络拓展了人们社会交往的表达策略和手段,用户可通过日志、照片、个人签名等多种方式进行自我表达与呈现自我。社交网络用户头像是这些符号化表达方式中的重要元素。传统意义上的“头像”是指“肩部以上的人像”。社交网络中的头像有着不同的内涵,是指通过网络和电脑媒体展示的由计算机生成或由用户自己上传的照片,一般以较小的尺寸显示。作为视觉符号的头像比文字符号更加直观、明了,它通过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快速吸引人们的注意,留下鲜明的视觉印象。

  此外,头像还具有完全公开性,用户可以选择展示部分文字信息、图片信息等内容给特定的人,但头像是不可设限的,所有人均可见。同时,头像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用户的心理状态和个人诉求,具有标签性。微信是当今中国重要的社交网络平台之一。它以社交通讯服务为起点,以封闭化和社交化的属性便捷了用户与其家人、同事、朋友的沟通,目前,其应用范围已扩展到内容分享、生活服务等领域,月活跃用户达6.5亿[1]。本研究以微信为例,以微信用户中较为活跃的大学生群体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使用动机对头像选择的影响。

  一、文献综述及问题的提出

  (一)大学生社交网络的自我呈现与头像选择

  社会学者帕克认为,“人”这个词语的原始意义是一种面具,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时刻扮演着一种角色,在这些角色中人们认识他人、了解自己。Goffman[2]3的自我呈现理论指出,个体在特定观察者面前通过“表演”来影响他人正在形成的情景定义,以此控制他人对自己形成的印象和对待自己的方式。普遍认为,自我呈现的核心在于对自我印象的控制与管理。

  它是个体通过行动将自己的某些信息传达给他人,意在建立、维持或修改其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3]。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呈现与传统的自我呈现不同,其面对的情境与社会关系更为复杂。网络的虚拟性、流动性等特质丰富了个体自我呈现的内容,扩充了自我呈现的手段。人们通过赋予图片、表情等多样化符号特殊的意义可以使自我呈现的形象更加丰富和立体[4]。总的来说,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呈现,是人们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向他人传递信息,利用在线内容生产来维持关系的一种信息传播行为。

  Banczyk等[6]在关于在线社区自我呈现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中,通过内容分析法,给出了具体的自我呈现操作化测量指标,将人们在社交网络中自我呈现的信息分为用户名(真实、虚拟)、用户头像(照片类型、照片人物、照片背景、相机视角等)、设计、信息数量(好友数量、个人信息数量)、个人细节呈现(家乡、种族、职业、收入等)等进行测量[6]。

  近年来,国内学者针对微博、微信、人人网等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呈现展开探索,研究主要集中于3个方面:

  一是心理学层面的探讨,如刘庆奇等[7]发现了积极自我呈现和真实自我呈现与线上积极反馈和自我认同呈显著正相关,牛更枫等[8]发现自我呈现与积极情绪、社会支持和生活满意度呈正相关。

  二是对自我呈现的内容、策略和程度等方面进行研究,如童惠[9]发现网络平台影响自我呈现的状态,与微博、QQ等开放性社会化媒体相比,微信作为一种强关系链产品,其用户的名字、头像、相册等“个人信息”更能呈现其真实身份。

  三是自我呈现的影响因素,以及性别等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影响,如张军芳[10]通过对“日月光华”校园论坛发帖内容的分析发现,论坛使用目的对自我呈现的数量、程度及倾向等均有影响;伍翎瑄[11]发现性别与自我呈现策略的选择与使用存在相关性,与女生相比,男生更倾向于选择和使用伪装隐瞒策略,他们为维护社会关系会更多地违背自己的真实意愿而做出行为,并且比女生更多地精心打造朋友圈中的形象。

  以上对社交网络自我呈现的研究,无论从哪一角度切入,其研究对象大多集中于文本内容,在视觉符号层面存在空白。戈夫曼的自我呈现理论指出,个体的表达应包括他直接给出的表达和“不经意”流露出的表达两部分,前者主要是个体的语言表达,包括各种词语符号及其替代物,后者包括范围广泛的行动,且后者较前者对他人更具意义,他人利用他们认为个体的表达行动中难以控制的方面,来对照检查可控的方面所传达出的事情的真实性[2]2。

  社交网站中所展示的用户日志、网名、个性签名等文本内容即属于前者,是直接通过言语给出的表达,而社交网络用户头像则属后者,相较于文字内容是一种含蓄的自我展现,同样是自我呈现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用户头像是自我呈现的重要元素,最能表现出社交网络中自我呈现特点的内容是用户头像[12],它往往处于个人主页的显著位置,是用户个人资料中用于评判其身份的基本元素,是用户非常依赖的自我呈现手段之一[13-14]。

  它是文字信息的重要佐证,不仅可以将个人形象可视化,同时还能够传达个性、品质等重要内容,用户在挑选头像时往往是精心挑选的,头像中的动作、举止、表情都会成为传达用户信息的关键因素[15]。Kramer等[16]110的研究中就将头像划分为头像风格、面孔可见度、头像色彩、场景、面部表情以及是否看向镜头6个方面,借此考察社交网络自我展示的影响因素。社交网络用户头像的研究对研究用户的自我呈现具有重要意义。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应用以其多样化的功能与便捷的服务迅速占领社交媒体应用市场,大学生则是其重要用户群体。

  本研究首先从4个层面(照片类型、后期处理、面孔可见度和场景)实证考察大学生微信应用中头像呈现的状况。研究问题一:大学生微信应用中头像呈现的状况如何?

  (二)大学生的头像呈现与社交媒体使用动机

  社交网络以提供线上社会交往为基础性功能,同时伴随提供信息咨询、游戏娱乐等其他服务,每个人在社交网络上都有其不同的诉求,社交网络使用动机多样。普遍认为获取信息、社交和娱乐是社交媒体使用的3个基础性动机,在此基础上,不同学者在不同条件和背景下得出的研究结论有所不同。Jung等[17]24-31的研究发现娱乐、打发时间、与亲友沟通、自我表达和职业提升是其参与社交网络的主要动机。

  Gülnar等[18]发现Facebook等社交网站的使用动机因素有7个方面:自恋和自我展示、媒介渗透或表演、打发时间、寻求信息、个人地位、维持关系和休闲娱乐。还有研究发现,除获取信息和娱乐外,自我展示、关系维持、避免焦虑与情感支持亦是青少年使用移动社交网络的主要动机,其中获取信息和关系维持的重要性最高[19]。常亚平[20]34提出中国社交网络用户的参与动机包括获取信息、娱乐、维旧、扩新和从众5个方面。

  动机,是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个体使自身的内在要求(如本能、需要、驱力等)与行为的外在诱因(目标、奖惩等)相协调,从而形成激发、维持行为的动力因素;行为,与动机紧密相连,它受动机驱使,在很多动机理论中,大多将二者联系起来加以考虑[21]。动机是决定行为的重要因素[22],不同的需求刺激产生不同的动机导致个体的行为有所差异[23],如心理学家常用动机概念解释行为强度和行为持续性的差异[24]。

  大量研究表明,社交网络用户的使用动机会直接影响到其使用行为,如娱乐动机、归属动机直接或通过使用态度间接影响使用时长,信息动机、社交动机、便捷动机和利他动机则对使用频率有正向影响[25]。除使用粘度外,众多研究也表明社交网络使用动机与用户的自我呈现行为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如Boyle和Johnson[26]的研究发现,社交网络使用动机是影响用户自我表露信息量大小的主要因素,以与朋友保持联系为动机的用户比持其他动机的用户展现更多个人信息,以交流、确定约会对象或建立严肃关系为动机的用户对其在社交网络上所呈现的信息类型和数量更为谨慎,希望呈现最完美的自我。Jung等[17]24-31发现以娱乐动机为主的用户更新频率高,以自我表达动机为主的用户个人相册内容更多。Park等[27]通过对Facebook用户的问卷调查,研究了社交网站上人际关系维护、人际关系发展两种动机以及其与自我呈现、自我表露之间的关系,发现人际关系发展动机负向影响诚实的自我表露。

  江爱栋[28]发现持维旧动机的用户在社交网络自我呈现中更倾向于采用积极主动策略,而扩新关系则对积极主动策略、模糊泛化策略和消极被动策略均有显著影响。以上针对社交网络使用动机与行为的研究已有所成果,研究中所发现的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有助于人们进一步理解其中的内在逻辑,但这些研究的行为指向大多较为宽泛,且集中于信息数量、文本内容等方面,在视觉符号部分的研究有所缺乏,虽有少量涉及个人相册等内容,但其研究背景均为国外社交媒体,而中国情况可能有所不同。

  根据戈夫曼自我呈现理论,头像等视觉符号作为一种含蓄的自我表达,是用户自我呈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研究试图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将研究拓展到视觉符号领域,引用常亚平、朱冬红在中国社会背景下编制的社交网络用户参与动机量表[20]34,考察大学生微信用户使用动机与头像选择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问题二:大学生使用微信应用的动机对其头像选择行为的影响如何?具体假设如下:研究假设1:信息动机对大学生微信头像的选择产生影响。研究假设2:娱乐动机对大学生微信头像的选择产生影响。研究假设3:维旧动机对大学生微信头像的选择产生影响。研究假设4:扩新动机对大学生微信头像的选择产生影响。研究假设5:从众动机对大学生微信头像的选择产生影响。

  二、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问卷的发布平台定为微信朋友圈,通过设置分组将可见对象限定在大学生内,抽样方法选择滚雪球抽样,由研究者首先在朋友圈内发放问卷,再从分组内随机选择一名大学生,请他在自己朋友圈中设置分组转发,以此类推,共转发10次,获得最终样本。问卷共发放227份,去除无效问卷18份,最终回收有效问卷209份,有效回收率92.07%。被试均为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共209名。其中男生87人,占比42%,女生122人,占比58%。

  根据Kramer[16]110的研究,同时结合前期焦点小组访谈结果,本研究从头像类型、后期处理、面孔可见度和照片场景4个方面来考察头像呈现的策略。对头像的核心部分即照片类型的选择,根据照片人物类别分为个人照片、朋友的合影、家人或与家人的合影、非个人照片(动物、名人等符号类照片),个人照片又细分为个人真实照片和以自己为原型创作的卡通照、素描照;在照片的处理手段方面,细分为经过添加滤镜、修饰面部身材等的修饰照和不对照片进行任何处理的照片原图;按面孔可见度由高到低分为面部清晰的大头照、只露部分面部的大头照、全(半)身正面照及全(半)身侧面或背面照4个子分类;最后,对照片的拍摄场景进行考察,将其细分为在运动、出行等场景下自然拍摄的照片和艺术照、写真照等刻意摆拍的照片。

  头像的选择是一个动态的长期行为,不同时期用户的头像选择存在差异,某一时间点用户的头像选择受偶发因素影响可能并不符合用户整体的行为特征,不具有持续性,所以仅对用户某一时间点的头像进行采集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准确性,无法完整地概括用户的行为特征。

  理性行动理论指出,行为意向直接决定实际行为,在此基础上,计划行为理论加入了知觉行为控制变量,认为行为意向是个体行为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并对行为意向加以细化,认为准确的实施意向,即个体对某行为执行的时间、地点、方式等的操作化意向更能预测实际行为,并在后期将研究范围由预测新行为扩展到研究既有经历和习惯[29],目前一些研究中也出现通过测量行为倾向来预测和解释实际行为的方法。

  据此,可以认为用户对微信头像的选择意向对选择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解释力,故问卷采取5级评分,测试用户在进行微信头像选择时的总体意愿和倾向性,以完整准确地解释用户的头像选择行为。社交网络动机的测量参考常亚平和朱冬红[20]34设计的社交网络用户参与动机的测量量表,包括信息性动机、娱乐性动机、维旧动机、扩新动机和从众动机。

  三、研究发现

  (一)大学生微信头像选择与使用动机的现状与特点结果显示

  大学生微信用户最主要的使用动机是和老朋友保持联系(均值为3.81,标准差为0.99),其次是获取信息(均值为3.45,标准差为0.96),再次是从众和休闲娱乐(均值分别为3.32、3.24,标准差为1.04、0.98),而认识新朋友的意愿最低(均值为2.93,标准差为1.04)。可以看出,维系原有关系网是大学生使用微信的最主要目的,这与常亚平、朱冬红的研究结果一致。

  此外,大部分大学生还希望通过微信平台了解资讯,但较少想使用微信扩展人际关系。在微信头像选择方面,研究发现,被试大学生微信用户最多地选择动物、名人等符号类照片作为微信头像(均值为3.69,标准差为1.00),其次是以自己为原型的卡通照、素描照等(均值为3.11,标准差为1.03),再次是个人真实照片(均值为2.67,标准差为1.08),而较少选择与朋友合影或家人照片或与其合影(均值分别为2.18、2.15,标准差分别为0.98、1.01)。

  同时,在照片的面孔可见度方面,他们更多地选择全(半)身侧面或背面照(均值为2.82,标准差为1.13),其次是只露部分面部的大头照(均值为2.56,标准差为1.14),最后是面部清晰的大头照和全(半)身正面照(均值分别为2.23、2.22,标准差分别为1.10、1.02)。

  整体来看,大学生微信用户不愿透露过多真实信息,无论是关于自己还是关于身边亲友,即使在个人真实形象的呈现中也倾向于对自我进行遮盖或隐藏,其自我表露意愿较低,隐私保护意愿较高。在照片的后期处理方面,被试大学生更倾向于对照片进行修饰(均值为3.04,标准差为1.21),而较少愿意使用照片原图(均值为2.62,标准差为1.08);在照片场景方面,他们更多地选择个人自然照(均值为3.33,标准差为1.10),而较少愿意使用艺术照、写真照等刻意摆拍的照片(均值为2.68,标准差为1.17)。这说明被试大学生倾向于展示自然状态下的自我,但尽可能对其修饰,以达到一种“真实而自然的美”的效果。

  四、结论与探讨

  自我呈现是社会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在不同情境前台下“表演”着自己和他人心中理想的自我而对真实自我进行隐藏。动机是行为的内在驱动力,持不同动机的社交网络用户其自我呈现各有特点。本研究以微信用户头像这一视觉元素为切入点,实证地考察了社交网络使用动机与大学生微信用户头像选择行为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发现大学生使用微信的主要目的是维持原有关系,其次是获取资讯,该结果与姜永志等[30]的研究结果部分一致。

  究其原因,一方面,微信不同于微博、博客等开放式社交应用,它基于现实中真实存在的朋友关系建立,微信中的通讯录好友大部分为现实中真实认识的亲友同事,用户通过微信保持与他们的互动,维持情感;另一方面,社交网络已经成为现今第二大新闻渠道,媒体捆绑社交传播已成为潮流。用户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及朋友圈获得并分享讯息,且由于微信的产品特性,大部分接收到的讯息已经经过过滤,更符合用户的需求及喜好。

  在头像选择行为方面,研究发现,一方面,用户更倾向于选择非个人真实照片或面孔可见度较低的照片作为头像,这说明,大学生微信用户不愿意在微信中展现过多个人信息,隐私保护意识较强;另一方面,用户更倾向于选择在自然状态下拍摄的照片作为头像,且愿意对照片进行修饰,说明大学生微信用户更愿意呈现一个自然而美丽的自我形象。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大学生社交网络使用动机对头像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娱乐性动机、扩新动机和从众动机均会对大学生微信用户头像选择行为产生影响。具体来看,持娱乐性动机的用户更倾向于选择非个人真实照片、经过修饰的照片及只露部分面部的大头照作为头像,而不愿意选择照片原图。

  一方面,这说明倾向于通过微信休闲娱乐的大学生自我表露意愿较低,由于不存在较高的社交需求所以对个人信息持保护态度;同时,根据此前的研究结果,持娱乐性动机的用户微信使用时长和更新频率都较高,使用强度大,所以更注意对自己有限的个人形象的塑造,渴望呈现一个更加精致的自我,愿意花费更多精力在头像照片的修饰与美化上。

  在扩新动机对头像选择行为的影响方面,首先,研究发现持扩新动机的用户更倾向于选择个人真实照片、以自己为原型创作的照片、面部清晰的大头照、全(半)身正面照作为头像,这说明在自我展示方面,持扩新动机的大学生更倾向于展示真实且清晰完整的自我。

  社交网络由于其匿名性特质,网上信息真假难辨,人们在交友的过程中往往较为谨慎,而视觉特征特别是面部信息在初期关系的建立中往往发挥重要作用,所以持扩新动机的微信用户选择完整清晰地展示真实自我以赢取他人的信任,同时为交往对象提供更丰富的信息作为判断是否值得进一步了解的依据。

  其次,持扩新动机的用户更倾向于选择家人照片或与家人或朋友的合照作为头像,这表明在关系展示方面,他们希望塑造一个家庭和睦、人际关系和谐的亲善形象以博得陌生人好感,促进新的人际关系的建立;第三,持扩新动机的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照片原图作为头像,线上关系的建立最终还是服务于线下生活,线上过于虚假的形象反而会对形成稳定持久的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所以,持扩新动机的用户倾向于选择真实地展现自我。此外,研究发现持从众动机的用户更倾向于选择全(半)身侧面或背面照作为头像,说明被动使用微信的大学生由于自身没有显著的交友、娱乐等目的,对自我的展示持相对保护态度,在头像选择上不愿透露过多个人信息。

  参考文献:

  [1]企鹅智库.“微信”影响力报告[EB/OL].(2016-03-21)[2017-07-15].http://tech.qq.com/a/20160321/007049.htm#p=1.

  [2]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40.

  [3]BAUMEISTERRF.Aself-presentationalviewofsocialphenomena[J].PsychologicalBulletin,1982,91(1):3-26.

  [4]黄少华,李魏华,郭叶红.网络空间中的自我呈现[J].未来与发展,2009,30(24):71-73.

  [5]VITAKJ.Theimpactofcontextcollapseandprivacyonsocialnetworksitedisclosures[J].JournalofBroadcasting&ElectronicMedia,2012,56(4):451-470.

  [6]BANCZYKB,KRAMERN,SENOKOZLIEVAM.“Thewurst”meets“fatless”inMySpace:therelationshipbetweenself-esteem,personality,andself-presentationinanonlinecommunity[C]//PaperpresentedatConferenceofthe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Association,Montreal,Quebec,Canada,2008.

  [7]刘庆奇,孙晓军,周宗奎,等.社交网站中的自我呈现对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影响:线上积极反馈的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23(6):1094-1097.

  [8]牛更枫,鲍娜,周宗奎,等.社交网站中的自我呈现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积极情绪和社会支持的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31(5):563-570.

  相关刊物推荐:《心理发展与教育》主管单位:国家教育部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出刊周期:双月刊出版地:北京市语言种类:中文开本尺寸:16开创刊时间:1985年邮发代号:2-913国际标准刊号:1001-4918国内统一刊号:11-1608/B知网复合影响因子:1.665知网综合影响因子:0.904万方影响因子:1.112万方总被引频次:1897。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