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 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论文发表专业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思路

发布时间:2018-04-08所属分类:教育论文浏览:1

摘 要: 互联网应用人群在逐渐增多,互联网也步入了多元化时代,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提供了便利,对于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也带来了冲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既是学校发展的基础,也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及综合素质的有效路径,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精神

  互联网应用人群在逐渐增多,互联网也步入了多元化时代,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提供了便利,对于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也带来了冲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既是学校发展的基础,也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及综合素质的有效路径,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正确的世界观,在“互联网+”时代,更加需要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结合起来,将这种创新思维应用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校园文化,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就是李克强总理2015年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互联网+”概念。

  淘宝、京东等购物网站是互联网与传统百货市场的结合,支付宝、余额宝是互联网与传统银行的结合,互联网与传统交通的结合便有了优步、滴滴打车等,而互联网与传统的红娘相结合,便出现了各种交友网站和平台。“互联网+”这个时代机遇,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增强校园文化的吸引力和活力,这些问题值得思考。

  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是高校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是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依托,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的主阵地,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新时代下高校全员育人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一些不良社会文化通过网络传播给大学生,对校园文化构成了巨大的冲击。多样性的网络内容对大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很多大学生在享受网络便捷的同时也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虚拟网络世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1 互联网影响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1.1 互联网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正面影响

  (1)互联网开阔了高校校园文化的视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象牙塔”等说法,说明了大学的相对独立性,也说明了大学生们相对有限的文化活动范围。不止是大学生,甚至部分教师都与社会没有太多的交集。而随着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大学生能快速获取外界的信息,这使大学生的思想活动空间更加广阔,也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开阔了视野,提供了思路。

  (2)互联网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素材。互联网拉近了大学与社会的距离,也让大学文化更加多元。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高校校园网络也迅速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一个展示平台。网络环境中丰富多样的素材、快捷发达的媒介载体,为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素材——网络技术将任何信息都可以快速地进行分析整理,并快速地以图片、文本、音频和视频等方式传播。广泛的素材带来了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建设形式,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大大增强,高校校园文化的渗透力快速提高,将校园文化内涵的深度和广度都扩展到了极致。

  (3)互联网为高校校园文化提供了展示平台。在互联网普及之前,高校一直与外界联系较少,也一直固守传统文化,并没有成为时代的主流、社会的主导。互联网共享性和互动性的特性使校内外信息的互通交流不断加速,在高校中所发生的事件,经过互联网的传播,很快成为社会的焦点,增强了高校在社会中的影响力。“走出高校,走向社会”——高校校园文化向社会展现着它的独特魅力,互联网也成为了高校展示自我形象的平台。

  1.2 互联网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负面影响

  (1)互联网信息的良莠不齐冲击高校校园文化导向。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教师的权威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学生的思维模式和人格养成都与教师的培养息息相关,高校校园文化呈积极向上态势。而在互联网环境下,大量生动具体的图片、视频信息更便于理解和传播,胜过传统的说教。教师的权威性减弱,师生关系得以重构,互联网与传统高校校园文化产生了激烈的碰撞。良莠不齐的信息充斥着大学生的生活,许多大学生沉迷网络、陷于迷惘甚至堕落。高校校园文化积极向上的主流导向在互联网环境中也就无从谈起。

  (2)外来文化的强势扩张冲击高校校园文化传统。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很多外来文化走入了校园。外来文化繁荣了校园文化,同时也对校园文化传统构成了强烈的冲击。外来文化的交流实践和融合碰撞,都蕴藏着外来文化强势扩张的威胁。很多大学生在与多样的外来文化交流的同时并不会进行正确吸收。诸如自由主义、极度功利主义、无政府主义、拜金主义等负能量的外来文化,让大学生迷失成长的方向。

  2 建设“互联网+高校校园文化”,打造校园文化品牌

  2.1 建设正能量的“互联网+校园精神文化”

  许多高校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上都有较大的投入,如校园美化、文化设施建设、校园环境完善等,但是在校園精神文化方面较为薄弱、有待提高。校园文化活动往往还是停留在学校传统的内容上,校园文化活动只注重活动本身,形式上缺乏创新,学生参与度不高,活动效果不明显,对大学生精神层次的提升作用也并不明显。建设“互联网+校园精神文化”,利用学生喜欢的互联网,实现各类信息的交互和碰撞,从全员育人、深度育人的角度来开展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工作。利用互联网的优势,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高校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等,都可以将微博公众号、微信公众平台、QQ群等网络平台作为主阵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2.2 重视管理多元的“互联网+校园新媒体”

  高校都有校园报社、校园编辑部、校园广播站等,而互联网的兴起让这些校园传统媒体的关注度大大降低。社会上很多的媒体单位推出了各种网页报纸,手机报等,极大地引起了高校学生的关注度。高校校园也开始流行新型媒体,校园中也开始传播很多学生自己制作的网页、打造的公众平台。网络媒体的兴起,一方面需要高校提高对网络媒体的认识,重视网络媒体并将网络媒体纳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由学校统一领导管理。现在,大部分高校都设置了独立的网络管理组织机构,包括校园网络站、网络信息中心、青年媒体中心等等,都由专门的工作人员管理。另一方面,想要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成效,网络媒体平台的建设和呈现都显得特别重要。

  校园文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目的是实现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当代大学生生活在网络时代下,每天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获得海量信息,将更多的注意力也集中在网络中,因此,关注学生之关注,及时调整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形式,与学生间建立最有效的联系,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工作。高校要支持校园网络媒体的建设,加大校园手机媒体建设中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保障校园网络媒体的建设发展。

  2.3 打造便利有效的“互联网+校园服务平台”

  高校校园内的广大师生都在应用手机媒体网络,将校园服务的阵地向手机互联网转移,从服务结构、服务形式、服务内容等方面逐一调整,打造新的校园平台体系,将互联网时代性、开放性、凝聚性、创新性的特点与校园平台服务充分融合,并从制度上完善和保障网络时代下的校园安全。以“让数据多跑路、让学生少跑腿”的服务宗旨,上线“互联网+校园服务平台”,比如依靠互联网实现图书借阅查询、成绩查询、教师查询、校园卡充值等功能。通过电脑、手机客户端等多种方式登录“互联网+校园服务”平台,集快速导航、特色直达、新闻浏览、便民服务、校园公示等多种模块,实现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模式。

  网络是社会文化的一个新型载体,并不是高校校园所特有的。在高校校园文化中,学生是主体核心。高校校园利用“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思维融入校园文化之中,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繁荣校园文化,传播正能量,将中国青年的好故事、好声音传递到校园中,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推荐阅读:当代教育与文化论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这篇当代教育与文化论文发表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担负着文化传播的重要任务,校园文化也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那么如何建设高校校园文化呢?论文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分析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进行了如下解析,并探讨了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和地方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 SSCI 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