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 期刊天空网是可靠的职称论文发表专业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相关经验

发布时间:2018-02-26所属分类:经济论文浏览:1

摘 要: 目前,欧美一些先进国家在不断制定相应的智能制造强国战略,我国也相应提出了设计蓝图。下面文章主要介绍了世界各国在积极推进电子信息制造业中的发展经验,整理关于互联网和智能电子制造业发展热点问题,再结合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

  目前,欧美一些先进国家在不断制定相应的智能制造强国战略,我国也相应提出了设计蓝图。下面文章主要介绍了世界各国在积极推进电子信息制造业中的发展经验,整理关于互联网和智能电子制造业发展热点问题,再结合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为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趋势,经验借鉴

  电子信息产业是指为了实现制作、加工、处理、传播或接收信息等功能或目的,利用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所从事的与电子信息产品相关的设备生产、硬件制造、系统集成、软件开发以及应用服务等作业过程的集合。电子信息制造业的竞争力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程度,也代表了该国家或地区的智能制造水平。因此,如何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是目前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面临的重要战略选择。基于此,本文对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趋势、热点问题和政策措施进行了剖析,旨在为国家深入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和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蓝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一、理论与文献回顾

  美国是当今世界电子信息制造领域的第一强国,无论是核心技术、专利还是产品创新都走在世界前列,拥有思科、高通、IBM等大型国际公司,它们为美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在国外学术界方面,Pavitt最早提出了有关电子信息制造业的相关内涵与边界[1],他认为电子信息制造业是依托科学知识和技术创新的产业。Mazzoleni等以硅谷、苹果等案例研究发现,大学和研究机构在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2]。Malerba则认为技术创新、人力资本是电子信息制造业的重要支柱[3],只有技术和产品创新与迭代才能激发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活力。

  国内一些学者也深入剖析了美国电子信息制造业领先世界的成因。吴利华等以中国、美国的电子信息产业投入与产出的数据为基础,运用关联比例法度量产业间的关联强度,对中美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上下游的关联强度和相关差距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中美之间巨大差距的成因,从政策机制、经济环境、国际贸易进出口等层面提出了相关建议[4]。蔡勇志分析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在产业集群、全球价值链等方面的问题[5],并从主动融入全球价值链并向跨国公司学习、加工组装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环节、运用模块化设计原理实施价值模块的协同网战略、促进高科技园区向具备活力的创新式模块集群转型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吴宝慈等[6]从技术创新的投入费用、区域政策环境因素、产出等层面,分析了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现状,运用DEA模型和非参数Malmquist方法,从行业、地区两个维度对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静态比较和动态测度,分析了技术创新效率在空间上的差异与分布特点。周小柯等[7]基于DEATobit模型对我国14省份和台湾地区20032012年的电子信息制造业研发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台湾在电信信息产业的综合技术效率上领先国内,在对企业数量和规模的研究中发现,行业内企业平均规模与之显著负相关。李艺铭等[8]从先发优势区域、发展中区域、后发落后区域三个层次讨论了区域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全国区域电子信息制造业在转型升级方面的显著差异,从提供高附加值产品、如何化解产能过剩、产业链延伸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刘斌等[9]从人力资源和薪酬管理的视角分析了电子信息产业的人才数量和质量与产业效率间的关系。申俊喜等[10]采用20072013年我国百强电子信息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和分位数回归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我国电子信息产业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显著,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与企业的技术水平呈正相关,并且这一效应在创新技术水平越高的企业越顯著,从企业的技术轨道发展路径、技术吸纳和差别化的OFDI等层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从近几年理论界和学术界的研究来看,对电子信息制造业的相关研究大多聚焦在实证研究的领域,以产业链价值、产品创新方面的分析为主。

  二、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趋势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的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发达国家市场的逐步回升以及新兴经济体市场的快速增长为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根据相关数据测算,2016年世界电子产品产值为18 961亿美元,同比增长1.42%,销售额为18 886亿美元,同比增长1.92%,电子信息制造产品的规模扩张逐步放缓[11]。

  在各类电子产品中,占市场份额最大的是电子元器件,其次是电子数据处理设备、无线通信设备、控制与仪器设备。与上年相比,各类产品所占市场份额基本相同,其中增幅最大的是消费电子产品,其市场份额比上年增加112%[11],其增加较快的原因主要是新一轮的科技产品刺激新的消费需求,消费者对新的电子产品如人工智能、智慧家居、可穿戴设备等产品不再持观望态度,购买需求增加。

  在市场规模方面,除巴西外,2016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市场规模普遍保持增长态势。中国、美国和英国增速低于上年同期,其他国家增速高于上年同期水平。中国跃居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市场,对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复苏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欧盟经济体电子信息产品的市场发展较为平缓。新兴经济体电子产品市场增长最快,成为引领电子产品市场稳步复苏的主导力量。预计到2018年,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34万亿美元[11]。

  (一)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重点领域

  随着信息化、工业化不断融合,以机器人科技为代表的智能产业的蓬勃兴起成为现代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的结合,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规模经济的出现,催生了大量新兴服务与新业态。

  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是美国多项国家级重大战略和计划的关键,无线通信与雷达、电子数据处理、电子元器件等行业保持迅猛发展。美国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资本,以硅谷为代表,众多知名大学和研发机构为产业发展保证了人才供给;大量的风险投资满足了产业的资金需求,在产业竞争上拥有绝对优势。此外,美国政府对研发投入、科技、教育,对技术和产品严格的专利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扶持,推动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提出标志着美国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重心转移到了先进制造、智能机器、先进分析等方向。

  欧盟成员国在重点发展智能制造、移动通信网络等领域的相关战略及政策的推动下,电子信息产业市场规模较上年也有所增加。德国以“工业4.0”为核心,将制造业生产与现代信息及通信技术深度融合。预计到2025年,德国工业的数字化将累计带来4250亿欧元的效益;行业生产效率将提升30%,每年的生产效率将提升3.3%,而生产成本每年将下降2.6%。此外,德国政府还积极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旨在2020年实现全民普及50 Mbps宽带。

  英国电子信息产品产值占欧盟主要成员国总产值的11.79%,居欧盟各国第三位。英国政府重点聚焦无线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积极促进大数据技术研发,在数据挖掘和价值萃取中占据世界领先地位;另一方面积极推进云计算项目,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政府管理与政府服务模式转型。此外,率先推动5G技术研发,英国萨里大学科学家研发出了最新、最快的5G科技,是目前无线数据连接技术的最高速度[12]。

  日本电子信息产业实力雄厚,截至2016年底,日本电子信息产品产值约为12万亿日元,约占全球总量的6.79%。其中,电子元器件贡献产值相对较高,在所有电子产品中所占比重超过2/3,产值同比增长了11.12%;工业电子设备居中,产值为2.79万亿日元,同比增长0.86%。虽然消費电子设备整体出货量仍然可观,但产值出现下滑,电子信息产业结构持续调整。以夏普、索尼、松下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在显示器、摄像头等电子信息产品核心零部件方面优势依然显著。智能穿戴、机器人等创新产品有望成为日本电子信息产业新的消费增长点。

  韩国在全球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指数排名居世界第一,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庞大,部分产业在全球具有重要地位。电子元器件和无线通信设备是韩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中坚力量,半导体、移动通信和消费电子产品市场份额居全球领先地位。近年来,韩国各类电子产品产值变化上下波动。控制与仪器设备和医疗与工业设备增速较快;计算机、办公设备、电信设备和消费电子产品较上年则有所下滑。

  各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领域各有侧重。美国侧重于无线通信与雷达处理、电子数据处理设备、电子元器件、智能终端/智能穿戴、集成电路和半导体领域,俄罗斯则侧重于信息化/工业信息化、云计算、大数据平台/数据处理、机器人/人机交互领域,德国侧重于信息化/工业信息化、大数据平台/数据处理、工业电子设备领域,英国侧重于大数据平台/数据处理和5G领域,韩国侧重于无线通信与雷达设备、电子元器件、控制与仪器设备、医疗与工业设备、通信/电信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等领域,而日本在电子元器件、通信/电信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智能终端/智能穿戴、集成电路、机器人/人机交互、工业电子设备、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电子商业器材等领域都有所侧重。

  纵观美国、欧盟及日韩等国,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拥有深厚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础,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元器件、半导体等电子信息产业基础技术始终位于世界前列。集成电路加工全面进入新时代,新产业、新技术对PC产业的拉动作用增强,电子元器件技术进步显著,视听行业新产品持续推出。近年来,以智能硬件、物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下一代新兴产业迅猛发展,直接带动了与之相关的无线通信设备、电子元器件等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发展,推动着基础技术研发进一步发展。

  (二)电子信息技术演进趋势

  电子信息制造技术与“云+管+端”同步演进。随着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不断渗透,德国提出“工业4.0”、美国提出“数字制造”、日本提出“IJapan战略”之后,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业也朝着制造过程智能化、产业链的协同化方向转型。根据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的最新的《ICT制造业发展报告2016》资料显示,信息通信技术产业正处于变革前期,云、管、端在同时演化,智能硬件正引领新的数字化浪潮,低功耗广域网将构建真正的万物互联基础设施,云+人工智能正驱动所有的行业变革;基于水平化平台的垂直整合(云+端)模式,正在成为构建技术生态系统的基本模式;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和其他领域的跨界融合,使得ICT+智能制造成为2020年之前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电子信息制造产品朝着“智物移云”方向拓展。2016年,全球电子信息产业总体规模稳中有升,产销值持续增长,增速略有放缓。发达国家加快在信息基础设施、核心技术产业、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经济体系等方面进行战略部署,谋求在技术、产业方面继续领先的优势,占据高端制造领域全球价值链的有利位置。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经济体依然是电子信息产业的主导,在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等方面拥有极大优势,但其市场份额逐步微弱下调。

  以中国、印度、巴西、东欧等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依托于电子信息产业生产能力和工艺的提升,在世界电子信息产业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市场份额持续增长。电子制造业领域,电子元器件市场份额最大,电子数据处理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等紧随其后。信息技术服务在产业整体中占比提高,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服务蓬勃发展,物联网、可穿戴设备、智能制造等领域快速发展。

  三、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政策与措施

  近三年,世界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复苏,美、日、欧盟等主要国家纷纷将信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推动其发展,回升态势明显,产销值呈现出强劲增长的态势。由于各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不同,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与格局也有所差异。

  美国。2011年起,美国陆续出台了《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等多项战略规划,力求促进美国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提高美国制造业全球竞争力。确定了先进制造企业、智能机器、先进分析三个投资方向,建设网络物理安全、“数字制造公用平台”两个重点任务。并将网络服务提供商重新规划到美国《电信法案》所管辖的范围,重点保护互联网的开放性。2015年,奥巴马政府制定了智慧城市计划,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着力打造物联网应用所需的试验床,基于物联网和IPV6技术的电子信息制造产品,引领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产业的发展。

  俄罗斯。俄罗斯近三年不断出台电子信息制造产业战略规划和措施,给予信息技术产业强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财政方面,政府计划在20112020年,每年投资100亿卢布用于信息技术产业建设。将从事SaaS的软件及信息服务企业员工缴纳的退休金、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险的费率由34%降至14%。创造有利于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商业环境,继续支持和扩大信息技术研究,在相关区域布局建立信息产业科技园,促进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并加强政府对信息产品的服务采购。

  德国。2015年4月13日,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的开幕式上,德国政府正式宣布启动升级版“工业4.0平台”,意味着德国政府将成为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导者,并力求成为先进智能制造技术的创造者和供应者。德国政府依托《工业4.0》打造第四次工业革命,关注生产领域,将先进的技术、完善的解决方案与传统的生产技术相结合,通过政府引导,关注产品的生产过程和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关注全社会价值网络以实现生产的纵向集成、工程数字化集成和横向集成,从而实现整个德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有效整合。

  英国。2013年10月31日,英国出台《把握数据带来的机遇:英国数据能力战略》,系统分析了数据能力定义,从人力资本、基础设施、软件和研发能力、数据资产等方面提出提高数据能力的举措,并专门成立信息经济委员会以保障战略目标的实施。此外,为把英国建设成为未来数字强国,英国技术战略委员会出台《20152018年数字经济战略》,明确提出20152018年英国政府每年将投资3000万英镑推动数字化业务以及数字化机构的发展。其中一半用于支持数字弹射中心等数字化机构的发展,另一半用于鼓励数字化创新的实现。

  日本。近几年,日本先后出台了《IJanpan战略》《2015年版制造白皮书》等政府纲领性文件,根据《2015年版制造白皮书》,在积极发挥IT作用方面,日本制造业落后于欧美国家,建议在未来将日本制造业转型成为利用大数据的“下一代”制造业。具体而言,日本通过大量培养制造业方面的人才,有保留性地向海外转移生产,积极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重点利用大数据技术、物联網技术及软件技术发展下一代制造业,加快制造业的升级换代,推动制造业中不同行业的融合,以此促进日本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韩国。韩国是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制造强国,以三星、LG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韩国政府主要从三个方向推进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一是成立相关机构,设立创造经济革新中心,大力支持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发展,支持物联网、金融科技、游戏产业、新一代通信方式、3D打印产业;二是提供财税支持,鼓励企业技术创新。韩国政府通过给新技术创业企业提供无息贷款,提供办公室、资金,减免税收、消减关税等优惠政策,鼓励私营企业技术创新;三是以政府扶持性基金引导产业发展方向和路径,加大研发和产品创新的资金投入。为了支持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发展,韩国政府募集1500亿韩元的企业供需基金支持半导体、显示器领域中小设备业者的设备投资,组建了1.32亿美元的半导体基金会。

  国家发展情况相关政策措施美国电子信息产品产值和市场规模平稳增长,细分行业发展格局稳定《战略投资计划》;“网络中立”法案;“智慧城市”计划俄罗斯电子信息产品进口额大于出口额;IT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软件外包业发展迅猛;信息化应用普及率高《信息社会发展规划(20112020年)》《(20132018年)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路线图》《20142020俄联邦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及2025年前远景战略》《俄联邦2030 年前科技发展前景预测》德国电子产品产值居欧盟各国首位;德国企业研发投入巨大;中德贸易逆差严重《思想·创新·增长——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电子电气设备法》《“工业4.0”战略》《数字经济2025》英国电子信息产业总体规模保持稳步增长,欧盟中位居第三《政府信息通信技术(ICT)战略》《把握数据带来的机遇:英国数据能力战略》《20152018年数字经济战略》韩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庞大;出口业绩良好;不同电子信息产品产值和销售额存在波动设立创造经济革新中心;提供财税支持,鼓励企业技术创新;设立政府扶持性基金日本产品产值在全球占比下降,但仍实力雄厚;各领域产品产值持续波动;产品进口额呈下降趋势,出口额平缓波动《IJapan战略2015》《机器人新战略》《2015年版制造白皮书》

  纵观各国电子信息产业推动措施可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一是政府要确保正确的引导作用,审时度势积极调整发展战略;二是坚持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和建设,协调互补,不断推进产业创新;三是政府给予一定的财政、税收相关的资金支持,充分利用创新资源,增强竞争优势。四、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启示新一轮技术创新引领产业新变革。全球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进入新一轮加速期,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演进,我国已形成的局部技术优势将面临新的挑战。

  发达国家依然占据信息产业价值制高点,在大力构建信息经济新优势的同时,积极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推动工业化进程,争取未来全球高端产业发展主导权。虽然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信息产品消费市场和制造基地,在互联网、通信服务、设备与终端产品等领域形成了一批龙头企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呈跃升态势,具备了跨越发展的条件,但也面临发达国家“高端回流”和发展中国家“中低端分流”的双向挤压,以及国内要素禀赋深刻变化、新旧增长动力转换的严峻挑战,转型升级任务更加紧迫艰巨。

  (一)完善顶层设计,做好电子信息产业政策的有效供给

  就顶层设计和产业政策供给制度的效果来说,张维迎和林毅夫两位顶级经济学家有过不同的看法。一般来讲,在产业发展初期,由政府给予一定的产业政策支持以引导产业发展壮大,但是到了产业发展成熟期,随着市场竞争的逐步开放,可以逐渐减少产业政策的干预。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政策来看,良好的产业政策环境和合理有效的政策供给是一个产业取得长效、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2012年至今,奥巴马政府在第一任期就提出振兴美国制造业的目标,并先后发布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网络中立法案》《智慧城市计划》,将电子信息制造业这项具有战略性、变革性的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并给予硅谷的企业、高校、机构1.5亿美元的资金和相关产业政策的支撑。

  因此,对于中国的电子信息制造业来说,一是应该尽快建立和完善面向市场的产业供给政策和科技创新投入机制,明确主导产业和发展路径,促进同类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电子信息制造企业与软件及信息服务业企业空间集聚,实现集聚化发展。

  二是应当持续出台一系列的产业配套和相关扶持政策,可以在“十三五”时期出台相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发挥产业和市场资源配置方面的决策性作用。

  三是可以成立电子信息产业制造强国领导小组,针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重大问题、重大政策和重大工程的统筹协调,以及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四是可以联合高校、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相关机构成立国家级的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专家咨询委员会,指导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创新的顶层设计和实施。

  (二)加强技术创新,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从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技术创新经验来看,只有把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环境创新三个方面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本国在制造业和信息产业的优势,特别是将信息技术深入融合渗透到电子信息制造业中,并不断培育衍生出新兴产业,才能使原有产业在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性发展。

  在创新要素层面,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美国以人才、专利、技术创新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日本以政府引导、市场化机制推动产业发展,韩国则主打产业联盟,通过产业联盟等平台和协会组织的力量,企业间的交流与竞争促进产业发展。因此,技术创新的前提就是要实现产业集聚效应,推动产业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的合理配置,实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环境创新。

  因此,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加强自主创新发展也要从这两方面开展,自主创新力度不够的,可以探索模仿创新、合作创新,从而实现弯道超车。在投融资方面,要创新投融资模式,充分引入社会和民间资本的参与,放松行业壁垒和准入门槛。一方面积极进行自我创新,占据新产品的研发与制造阵地,迈向产业价值高端;另一方面要整合创新资源,集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技术所长,辅以消化吸收国外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资源,加快产業集群升级,攻克关键技术,实现技术突破,最终建成从单一加工到拥有研发、设计、制造等多环节的产业链。

  政府部门整合国家和社会资金,建立促进电子信息行业发展的产业发展基金,加大对重大引进项目和招商项目的政策支持力度。制订完善的行业配套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公共服务水平,加强财税支持和用地用房服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成果评估机制。发挥各个部委的协同工作职责,根据《信息产业指南2020》的发展目标,具体落实到各个省份,将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落到实处。

  (三)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大本土培育力度

  电子信息产业属于人才密集型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

  从欧洲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先进经验来看,人才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具有关键作用。国家应当鼓励高校加强信息产业新兴领域学科专业建设,特别是邮电类院校的新兴信息产业和技术方面的学科建设,面向电子信息制造的相关产业发展需求,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发布信息产业人才需求目录。鼓励政、产、学、研、用的校企合作,建立人才实训基地。

  二是培养产业急需的各类科研人员、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联合开展在职人员培训。

  三是鼓励企业依托行业协会加强人才协作,推动信息产业与传统制造业人才交流。设立工业和信息化融合型就业人才综合信息平台。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和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以急需紧缺人才为重点,着力加强信息技术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培养。

  四是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关键技术项目负责人。

  (四)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创造高附加值产品

  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以新技术引领的产业变革将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加快调整产业发展战略,才能塑造新的竞争优势。全球价值链包括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和售后服务等众多环节,企业通过占据这些价值链上的“战略性环节”,获得控制整个价值链的权力。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各个国家、企业同样受到全球价值链的影响,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会对其产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发展中国家试图向价值链高端迈进,位于价值链高端的发达国家还想继续拥有价值链的控制器。

  我国要在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中实现攀升,企业必须建立适应全球化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要求的国际对话与合作机制。依托“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和“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建设的机遇,加强与德国、乌克兰、俄罗斯等沿线国家的交流,拓宽电子信息产业合作渠道,探索共同发展和协调推进机制。密切跟踪世界各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商业模式、生态系统、技术标准化的部署、新业务的应用与推广进展情况,积极参与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资源、政策和标准化等方面的国际合作。

  在电子信息产品的出口方面,由传统的设备产品输出转变为技术标准与应用服务输出,加快电子信息关键软件技术平台的研发与产业生态体系的建立,实现平台、应用和服务的全球拓展。优化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产品的加工贸易。依托加工贸易打造一批先进示范区,促进电子信息加工贸易创新发展。深度参与到电子信息产业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推进电子信息产业等加工贸易向品牌、研发、分拨和结算中心等产业链高端延伸。

  参考文献:

  [1]PAVITT K.Sectoral Patterns of Technical Change: Towards a Taxonomy and a Theory[J].Research Policy,1984(6):343373.

  [2]MAZZOLENI R,NELSON R.The Roles of Research at Universities and Public Labs in Economic Catchup[J].LEM Working Paper Series,2006(2):1738.

  [3]MALERBA F.Sector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and Production[J].Research Policy,2002(31):247264.

  [4]吳利华,纪静.中美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环境比较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4(2):236241.

  [5]蔡勇志.全球价值链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13(5):124127.

  [6]吴宝慈,刘井建,金涛,等.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差异与收敛性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3(11):5056.

  [7]周小柯,吉生保.两岸电子信息制造业研发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亚太经济,2014(5):5056.

  [8]李艺铭,陈光.区域电子信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路径研究[J].工业经济论坛,2015(2):135144.

  [9]刘斌,杨乔斯.西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薪酬比较与激励催生[J].改革,2015(7):142150.

  [10]申俊喜,鞠颖.中国电子信息产业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基于分位数回归方法[J].国际商务,2016(1):7987.

  推荐阅读:电子高级工程师职称论文范文(两篇)

  下面是两篇电子高级工程师职称论文,第一篇论文介绍了企业电子技术的改革方式,电子技术的改革实现了现代化,适应了社会的发展,在新时代获得了生存和发展的机会,第二篇论文介绍了数字电子技术在网络的应用,论文探讨了数字电子技术在网络中的作用,促进了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2023最新分区查询入口

SCI SSCI AHCI